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往开来,再创佳绩,供大家参考。
继往开来 再创佳绩 ——2012 年武进人社工作亮点回眸· 就业篇 “十二五” 承上启下之年, 关键之年。
2012 年, 全区新增就业岗位 72145 人, 城镇新增就业 29400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 7581 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1.74%…… 一个个数据, 反映了就业取得的累累硕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回眸 2012年就业工作, 我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统筹做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努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着力推进我区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搭校企平台
享人才资源 武进区委、 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2012 年, 区人社部门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 办法, 加大劳务合作基地和高校人力资源合作联盟建设力度。
一方面, 加强与已建基地的交流, 与湖北、山东、 陕西、 贵州等省的 68 家劳务基地、 高职院校联系合作,积极组织武进企业赴外招聘; 另一方面, 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和协作领域, 成功举办了“百校百企” 技能人才对接活动, 组织120 多家高职院校和 156 家重点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交流, 与全国80 所高职院校共同签订了武进--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合作联盟协
议。
铸星级市场
创一流服务 按照“科学化、 规范化、 现代化” 的建设要求, 我区成功创建了江苏省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
装备一新的人力资源市场设有88 个智能化招聘摊位, 开发了自助服务系统, 搭建起用人单位自助招聘、 个人自助求职和现场招聘洽谈‘三大平台’, 形成了职业介绍中心、 劳动事务代理中心、 就业服务中心、 招聘服务中心、 职业能力测评中心五个功能的“一台五中心” 的运作模式。极大地方便了供求双方洽谈沟通, 提高了职业介绍成功率, 就业服务的水平和环境得到了再升级。
重人才培养
促转型升级 为确保 2014 年武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顺利完成,我区先后制定出台了《武进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武进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办法》 等多项政策措施, 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 选拔、 评价、 使用、 激励、 交流的完善政策体系。
2012 年, 我区已通过企业内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新增高技能人才 7068 名, 通过各高职院校输送高技能人才毕业生 3000 余名, 组织区内 90 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 136 个班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全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步入了制度化、 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快车道。
系民族之情
拓未来之路 为了做好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计划, 促进新疆大学生
就业, 帮助新疆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2012 年, 我区专门成立了武进区新疆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协调小组, 以高度的政治感、 责任感、 使命感实行“三心管理”:
即用心安排、 精心组织、 爱心服务。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 科学制定规章、 悉心帮扶指导、 细心安排生活和精心组织活动等一系列举措, 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真本领, 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进一步增进了民族感情, 增强了他们加快建设新疆的责任感、 紧迫感和使命感。
立当下思未来
勇创就业新路 就业之路任重道远, 201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一年, 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总体目标, 区人社部门将牢固树立“在民生优先中落实就业优先, 在发展创新中创新就业工作” 的理念。
在就业方式上, 不断创新手段, 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在创业形式上, 不断创新载体, 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在培训质量上, 不断创新模式, 进一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在监测效果上, 不断创新方法, 进一步健全信息监测制度; 在合作方式上, 不断创新平台, 进一步加强校政企合作交流。
在这蜿蜒崎岖而又肩负重任的就业路上, 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才能更高标准地完成就业创业目标任务, 才能更好地促进武进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又美地发展。(综合科 袁凤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