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农村教育存主要问题及建议当前农村教育存主要问题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加强农村教育
民革___市委员会
(2006 年 5 月 11 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教育至关重要。
目前我市农村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 否则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的障碍。
一、 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辍学现象严重。
小学情况比较好, 在校生的年巩固率在 98%
以上。
个别辍学的学生一般是单亲家庭, 家长对子女约束无力, 学校、 家庭都找不到孩子。
而初中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在校生年巩固率只能达到 70%左右,严重的学校只能达到 60%。
有一所学校初一入学时 300 多人, 等到初中毕业时还不到 100 人。
造成辍学的原因:
一是升学无望而放弃学习。
农村中学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不过 3~5 人, 好一些的学校可达 8~9 人。
各学校为了升学想尽各种办法,如成立“尖子班”、 超时补课、 个别辅导等。
而正是学校对“尖子生’’ 的特殊照顾, 极大地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没有进入“尖子班”, 没有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的学生, 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进而辍学。
二是学校生活枯燥, 学生因无趣而失学。
学校为追求升学率, 放弃了一切文体活动, 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音乐、 美术、 体育几类学科, 常常被挤掉。
学校缺少必须的文体活动设施, 没有乒乓球案子, 没有排球‥ ‥ , 许多有特长的学生特长得不到发挥, 兴趣得不到提升。
因此, 学校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学生对学校不再感兴趣, 自然就会放弃学业。
三是教育方式有误, 许多学生因伤感而失学。
各科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 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则置之不理, 或理之甚少, 那些学习
成绩差, 精力不集中的学生很容易犯错误, 而老师不是采取当众批评、 挖苦、 让学生写检讨, 就是找家长写保证, 有的甚至体罚学生, 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这些学生感到离开学校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四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而辍学。
由于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政策, 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及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下岗, 对学生及学生家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上了大学也没工作, 与其花很多钱读书, 不如早点上班挣钱。
因此, 为了眼前利益, 许多学生选择了辍学。
因为生活困难而辍学的, 基本上是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好,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 家庭生活不管有多困难, 也没有辍学的。
学生辍学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村人口素质低, 导致农业从业人口适应不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
职业教育陷于瘫痪状态。
海城在三个县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近几年,农村中学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师资力量有所加强, 但其仍然不适应教学需求。
首先是学科之间不平衡, 有的学科教师专业化程度较高, 如英语、 数学、 音乐、 美术等。
而有的学科专业化程度相当差, 比如语文、 政治、 历史等。
其次是专业水平低。
农村中学教师, 除了在学校备课时看看书之外, 回家后一般不再碰书本,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 因此, 业务水平提高缓慢。
三是受小农意识和经济利益影响, 教师们往往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下的工夫更多, 钻研业务时间少,象是带钢笔的农民, 或者叫种地的知识分子。
二、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
取消重点高中, 各高中按学区招生。
重点高中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为了早出人才、 快出人才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在一定时期, 在特定情况下,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这种做法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不符合学生普遍成长的认知要求。
素质教育喊了几十年而不得其果, 应试教育批了几十年依然盛行, 始作俑者便是重点高中的存在, 它是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
同时, 重点高中使少数人独自亨有公共教育资源, 滋生了教育腐败和教育特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要的是劳动者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 全面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今后教育的工作重点。
(二)
加强职业教育, 力争学校数量和专业设置都有新拓展。
各职业学校应
开展深入调查, 充分根据社会对劳动技能需求开设专业。
一方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
下一页
面与各初中联合, 让那些升高中没有希望的学生过渡到职业学校, 从而解决学源问题; 一方面与企业或农村联合, 为工农业生产进行劳动力培训。
与此同时, 与对口大专院校联合, 为学生对口升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宽, 增加学校的吸引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06 年l 号文件第 19 条指出,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
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要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有了技术才能增加收入, 才能逐步改变现有的生活状况。
(三)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由于受岗位和编制的限制,解决师资问题只能靠两种方法, 一是教师在岗进修, 即将部分教师按所学专业派到师范学院进行在职进修, 学校拿学费, 教师个人承担其他费用; 二是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 对从事教学的非专业教师利用假期进行集中培训。
(四)
开办农民文化科技补习班。
我市农业从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不到 7年, 懂得专业技术的人口不足 2%。
各村应该利用学校、 活动室, 对农村 45 岁以下人口进行文化补习和科普培训, 尽快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提高生产技能, 以偿还农村教育的欠帐。
以人的素质和文化程度的提高来改变当前农民的精神面貌, 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