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话培训总结,供大家参考。
普通话培训总结
我很有幸地参加了青海师大组织的青海省第三、 四期少数民族“双语” 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
在 25 天轻松愉快而又认真的学习中我不仅学会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也被培训老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课堂上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纠正我们的错误, 尤其是我们双语教师。
带有浓重的藏音, 因此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 这让我们很痛苦也很无奈。
每次看到乔捷老师忙碌的身影, 我不由得欣喜万分, 她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 真心地希望每个学员都能学好普通话。
在上学时我们就知道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的语言, 与我们平时说得拼音版普通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特别是语流音变、 声调、 调值、 儿化、 轻声等这些在平时的说话中我们不太注意的地方。
虽然在卷舌方面分得还算比较清晰的, 但是朗读的时候稍微不留神还是有个别词语念的不是很标准。
第一次普通话培训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说了 30 来年的话突然觉得自己根本不会讲了,好像连舌头也不是自己的, 说起来很别扭, 常常跟同学说我连话都说不出, 即使会讲也很搞笑。
但是随着练习和老师的纠正我开始慢慢习
惯了。
从老师的教育中, 我明白了普通话学不好有很多的原因, 如:
语速不对, 停顿不当; 分不清平舌音、 翘舌音和 r; 读不出前鼻音和后鼻音; 儿化音读不出来; 害羞不敢说普通话等等。
我刚才说的就是第
三种, 也是让我觉得最困难的一部分。
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 我慢慢地掌握了一些要领。
首先, 学好拼音,掌握发音的部位, 对于局部个别比较难的发音要反复练习直到真正地学会为止。
再次, 多读些一些文章, 特别是有很多你最不会发音拼音的作品, 这会让你的感觉好起来。
乔老师经常找一些有关的诗词文章让我们练习。
然后, 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 看到一个字后, 就要朗读其标准音, 并注意练习实际, 千万不要与方言相混淆。
争取举一反三,不要在同一条路上摔两次。
第四, 不懂就要查字典。
字典是我们最好的也是最方便的老师, 若有不懂, 定要虚心请教, 俗话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更何况这老师就在你的手边呢? 还有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字。
我国的文字丰富多彩, 一个字往往有多种意思, 就有可能产
生不同音, 读书时要联系语境。
为期 25 天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学习结束时学校对我们每位学员进行了普通话测试,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在发音方面也有了一些进步。
平舌音、 翘舌音和 r 的发音更加准确; 前鼻音和后鼻音虽然读得不是很准, 但总算有些分清楚了, 我相信经过我的再努力, 我会更进步; 让我欣喜的是我讲话、 读文章语句通顺多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发扬学习语言“三不怕” 的精神, 身体力行, 今天所
学为明天所用, 真正发挥师者的作用。
沙柳河寄校:
仁措 2011 年 3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