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完整),供大家参考。
2012 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英将中学数学教研组 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经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 我们有着几分充实、 几分感概。
本学期, 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 为了自己的提高” 的理念的奋斗目标, 在全体数学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 卓有成效地开展着。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教学常规工作管理:
从整体优化出发, 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
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 备课组的功能, 开学初, 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 信息资源共享, 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 各备课组至始至终都能认真执行, 各教师的教案都较为规范, 质好量足。全体教师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批改工作, 力求做到及时反馈矫正, 讲求实效。
二、 教研组建设: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 结合本组的特点, 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 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 有定期的教研活动制度、 备课制度、 相互听课制度、 教研组活动记录。
为使新教师早日成长, 具体安排了新能挂钩对象, 老教师无私传授, 新教师虚心好学。
组内年轻教师都积极参加各种进修、 培训活动。
全组教师团结协作, 凝聚力强, 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
1、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 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 同仁之间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本学期数学组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 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特点、 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1)
、 教学目标应有: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 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 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 要深入理解教材, 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
(3) 、 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2、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从发展的要求看, 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数学,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数学, 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 探索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本学期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 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 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 根据我校硬件的优势、 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每位老师都制作了课件, 为了上好一节课, 每位老师都准备了学案。
3、 课后辅导: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 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 采用的形式是统批、 面批、 学生互批、 讲评等, 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差、 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老师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
4、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改进教学的抓手,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 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 做了一个教学的案例研究, 通过这个活动, 让全组教师都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
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积累反思的素材, 调整、 优化自己的教学决策和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 对于听课的方向、 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
听什么? 看什么? 想什么? )
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 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 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方向:
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 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
还可以多观看名教师的教学课堂录像, 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总之, “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 研无止境” 短短的 12 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 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 勇于开拓, 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推荐访问:2012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研组 工作总结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