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工作汇报> 正文

2024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2篇)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4-08-22 13:15: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镇民政工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政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现就我县乡镇基层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人员配备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这几年通过机构改革,乡镇民政办也撤销了,民政工作只纳入乡镇社会事务办职能,虽然民政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任务重,但基层乡镇民政的编制和人员却没有增加,大多数乡镇只有一个民政助理员,往往是一个人要负担十几项民政工作,民政员的人事关系隶属乡镇,当地党委政府还经常安排很多临时性的工作,民政员往往还是兼职的,有的还是驻村干部,不利于乡镇民政工作的开展。

  (二)民政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民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如果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从目前我县乡镇民政干部的情况来看,与现阶段的民政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乡镇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对民政业务的政策、法律法规掌握不够,集中培训少,平时又不注意学习、积累,认为民政工作只是“送钱、送物、办证”,对民政工作的职能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把民政工作做好。

  (三)乡镇民政工作缺乏宽松的工作环境。民政工作联系千家万户,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需要宽松的工作环境。对于山区县,山多人稀,工作量大,例如我县的大石头乡、东城镇等,山多路远,交通不便,居住分散,民政对象

  多,要把工作完成好,民政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民政对象的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特困户的生活安排等等,不是民政工员可以独自完成的,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加强乡镇民政工作机构的建议

  (一)建立乡镇民政工作专门机构。近几年民政部门新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在机构建设方面,区、州、县普遍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乡镇民政

  /2机构不但没有加强,反而弱化了,大部分乡镇只有一个民政工作人员,且多数是兼职,这样不利于民政工作的开展。建议上级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乡镇民政工作人员,解决编制问题,做到专职专用,每个乡镇民政办2—3人。

  (二)加强乡镇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在解决民政机构建设问题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民政干部队伍的建设,选配文化素质高、政治思想好、民政业务熟的干部担任民政员。对现有的民政干部要加强培训,提高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三)把乡镇民政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民政工作在乡镇工作中的位置,基层民政部门作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立足民政、围绕民政、突出民政,把民政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使民政工作能够与时俱进,为民政工作者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2

篇二: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方案

  引言

  某县作为一个基层行政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对于提高组织效率、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县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编制结构不合理、编制数量超标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提出了一些整改方案。

  问题分析

  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

  当前,我县在机构编制岗位分配方面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编制过剩的情况,而一些重要岗位则人员不足。这种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编制结构不合理

  某些部门和单位的机构编制结构较为复杂,层级过多,存在职责交叉和协调不畅的问题。这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决策难以及时执行、工作协调困难等问题。

  编制数量超标

  我县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的编制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造成了编制浪费和财政压力加大的问题。同时,这也导致了一些重要岗位人员不足的情况。

  整改方案

  优化编制岗位分配

  针对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量;

  综合评估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和人员需求,合理调整编制岗位数加强岗位需求和人员配备的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和纠正;

  推行灵活编制机制,鼓励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岗位调整。

  优化编制结构

  为了解决编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清理和整合冗余的部门和单位,减少层级和职能重叠;

  设立专门的编制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编制结构的规划和优化;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

  精确控制编制数量

  针对编制数量超标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制定严格的编制管理制度,明确编制数量的上限和下限;

  加强对编制数量的监督和检查,重点审查编制增加的必要性;

  推行人员流动和交流机制,合理利用现有编制资源。

  实施方案

  步骤一:制定整改方案

  由县委、县政府组织编制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步骤二:开展编制调研

  对全县各部门和单位的编制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编制分配情况、结构布局和数量统计等信息。

  步骤三:提出优化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编制管理部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优化编制岗位分配和结构的方案,包括岗位调整、机构优化等具体措施。

  步骤四:落实整改方案

  县委、县政府对编制管理部门提出的方案进行审定,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落实,分阶段推进整改工作。

  步骤五:监测和评估

  对整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汇报整改进展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完善。

  结论

  通过对某县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方案的制定,可以有效解决编制岗位分配不均衡、编制结构不合理和编制数量超标的问题。实施整改方案,将有助于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县域工作的顺利开展。

推荐访问:基层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 机构编制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