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案的设计,必须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过程和认知规律,有序地编排教学内容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又可供教与学的操作。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 失败 抵抗 战斗 招集 动员 侵略 成功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
思考:A 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 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四、布置作业。
1、抄词。2、多音字组词。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2
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上册第18课
二、 设计思想:
1.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于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生动有趣,适合三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2.通过演一演便于学生对“气势汹汹”、“一拥而上”、“蛮不讲理”等词语的理解。
3.课文的“遇险”和“脱险”都适合学生表演,所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第一部分“遇险”的学习,第二部分“脱险”则放手让学生自学。
三、目的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2.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四、教学重难点:
1. 文章脱险这部分为重点。
2. 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如: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警觉等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1. 头饰。
2. 图片
3. 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齐读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
2. “脱险”什么意思?
3. 谁让小稻秧遇到危险?谁又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学生回答后,师贴“杂草”、“小稻秧”“喷雾器”的图片)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几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哪几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1.2自然段写“遇险”, 3.4.5自然段写“脱险”)
2.学习第一部分:小稻秧遇险
3. 请生读课文,思考:这群杂草有何特点、从哪些词语看出的?
4. 请大家再小声读“遇险”这部分内容,画一画写杂草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写出了杂草的什么特点?
5. 提问学生,师板书:气势汹汹
6. 理解文中反问句: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① 这是什么句?(反问句)
② 意思是什么?(不可以交给你们)
③ 指导反问句的朗读。
7.“小稻秧脸色蜡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当场就病倒了?
师板书:病倒
8.指导这部分的朗读。
9.分角色朗读“遇险”(①分4人学习小组朗读;②分男女朗读)
10.演一演“遇险”(分4人学习小组表演)
11.请学生上台表演“遇险”。
三、 师总结学习第一部分“遇险”的方法:
读一读 画一画;
分角色读一读; 分角色演一演(分4人学习小组)
四、学习第二部分“脱险”这部分
1. 学生明白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后,自学第二部分。
2.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① 画出写喷雾器大夫特点的词语,重点理解“收拾”
② 喷雾器大夫的作用是什么?并指导朗读喷雾器说的话。
③ 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消灭了吗?从哪儿看出的?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纷纷倒下
④ 小稻秧呢?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跳舞
⑤ 此时健康成长的小稻秧会对喷雾器大夫说什么?
3. 指导分角色朗读“脱险”。
4. 学生演一演“脱险”这部分内容。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杂草图 气势汹汹 纷纷倒下
喷雾器大夫
小稻秧图 病倒 跳舞
七、教学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是科学童话,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学生很喜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自学效果也不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二、三自然段,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10月15日,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地进入太空航行,并安全返回。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研制出自己的航天飞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课。(板书:航天飞机)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动作?
2、书上是怎样写的呢?(自读、指读、齐读)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再看屏幕。航天飞机在干什么?
2、请细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试一试用朗读来表达它的特点。
3、反馈。
(1)、屏幕出示: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航天飞机的特点?随机点击“庞然大物”“腾空而起”“转眼间”“无影无踪”。(板书:庞然大物)指导朗读。
4、小结:航天飞机是个庞然大物,它飞得很快。飞机可不知这些,他想:(生接)“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它去请教了谁?智慧老人说些什么呢?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智慧老人的话。
2、小组学习:读一读智慧老人的话,你了解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
3、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1)、屏幕出示:“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飞得比普通飞机更高更快?智慧老人第一段话是通过列数据来说明的。(同时点击出“两万米”“几十万米”“七分钟”“四个多小时”)(板书:更高更快)
(3)、指导朗读。
(4)、屏幕出示:“航天飞机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5)、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本领可大了?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是通过举例子来说明的。(同时点击出“转圈圈”“释放”“回收”)(板书:本领可大了)
(6)、指导朗读。
4、看图说话练习:因为(),所以()。
5、小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拓展。
1、请再看一下航天飞机的起飞、在太空中航行的情景。(播放视频)
2、你们还想更深地了解航天飞机吗?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还有许多,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去查阅收集资料,下节课好好交流一下。真希望小朋友从小成为航天飞机迷,将来成为航天专家,早日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大家有没有信心?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
六、作业 。
1、把你这节课了解到的关于航天飞机的特点说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