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2023年有关金融安全若干理论问题(全文完整)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10-29 13:40:1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有关金融安全若干理论问题(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有关金融安全若干理论问题(全文完整)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

 关于金融安全的若干理论问题

 内容提要: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 国才真正开始重视对金融安全的研究,目前 尚在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对国内外尚无定 论的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金融 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 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 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 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 态势;并以此为基础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金融安全与金融风 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以 及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一、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金融安全 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这表明,对金融安 全的概念进行具体和明确界定较为困难。同 时也表明,经济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与一国经 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 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

  经济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国外学者通常都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 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来探讨。

 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应当说相关的研 究仍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界 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 定(王元龙,1998)和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梁勇,1999)。

 1.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 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 点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 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 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 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其状况 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 进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

  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 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为货币资金融 通的安全,并强调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 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 畴,这实际上是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 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广泛性。

 要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从事信用活动,就需 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 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所组成:一是金融制度, 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 银行制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 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机构,通常 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三是金 融工具,是指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 务关系的契约文书等,其包括的范围极为广 泛,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直到期 货、期权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 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 融活动的载体;四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 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资本

  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性金融工 具市场;五是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进行 政策性调节的机制,金融调控机制的内容包 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规和货币政策。既 然金融安全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 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 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毫无疑问,在金融安 全概念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 金融运行的安全。

 再次,将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 化的大背景下讨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具有 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 场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 为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 危机的爆发为人们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不断 地敲响了警钟,也为人们在金融全球化潮流 中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 训。正因如此,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 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 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其 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需要指出的 是,强调对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忽略 内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对 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 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 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 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其实,这种对金融安 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内外部 金融安全,因为货币资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国 内金融市场进行,也可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 进行。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 点认为,从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来是国际 关系学的概念,因此需要从国际关系学基本 概念出发,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金融安 全下定义。抽象地说,金融安全是对“核心 金融价值”的维护,包括维护价值的实际能 力与对此能力的信心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方 面。梁勇博士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核心金融价值”和该价值所维系的金融

  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 “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金融财富安全、 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 行与发展。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 (当然包括王元龙所说的货币资金融通)的 稳定和金融发展的安全,这也是对金融安全 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见的金融安全问题。

 其次,“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 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国家的 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 影响(包括危害和维护两种情况)程度。这意 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领域对国家经济、政治 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的维护,即把金融的正 常运行和发展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

 第三,“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 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 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 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 主要是“金融主权”。这种“金融主权”是 控制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国内金融运行 和金融发展的控制。这是前两个层次的自然

  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 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影响。之所以在前两个层 次之外特别强调对金融体系的外来冲击,这 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冲击 国内金融体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 并且金融全球化赋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紧 迫性。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 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 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 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 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 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 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 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 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 济的安全。

 郑汉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对金融安全 的概念也作了类似于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的 界定。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 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

  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 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 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 安全。

 雷家骕认为,所谓金融安全,主要是指 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 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以确 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认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 概念已有的解释来看,要准确界定金融安全 的概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金融是既 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 易行为的集合,金融运行需要有一个健全、 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则是由金融制 度 、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 融调控机制所组成。

 二是安全的含义。安全是指在宏观上不 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是一 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如安全措施与安全

  机构。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安全 问题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之后,而对金融安 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之后。金融安全观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 物,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提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金 融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将金融安全的概 念进一步界定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 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 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 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 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为了准确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还需要 进一步探讨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 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

 1.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有密切的联系,但 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 构在进行金融交易的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失

  的危险性。金融风险通常包括: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国家风险。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为 的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金融结果 的不确定性。就金融风险的本质含义是指金 融资产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伴 随着一切金融活动之中。只要存在银行业的 资金交易活动、存在证券市场的融资和资产 价格的变动、存在保险业务,或者说只要有 金融活动,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显然,金 融风险的存在是经济运行的常态状况。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金融风 险的产生构成对金融安全的威胁,金融风险 的积累和爆发造成对金融安全的损害,对金 融风险的防范就是对金融安全的维护。但是,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又相互区别。金融风险 主要从金融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角度来探讨 风险产生和防范问题,金融安全则主要从保 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 威胁与侵袭来自何方及如何消除。国内一些 学者认为金融安全就是没有金融风险的状 态,其实,金融风险不一定会导致金融的不 安全。而现实的状况是如果对金融风险控制

  得好、运筹得好,那么在广泛金融风险中也 有金融安全的态势。金融不安全并不等于金 融风险。因为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相伴生 的。

 只要从事金融活动, 就存在着金融风险。

 它的根源在于金融活动所必有的时间和空 间的差异。因此,金融风险并不意味着金融 不安全。

 一般来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金融风 险的大小与该国对外依存度的高低是呈正 比例变化的,即对外依存度越低,则该国面 临的风险就越小;反之,对外依存度越高, 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大,这是经济国际化 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然而,由于金融安全的概念是相 对的,只能将一国抗拒风险、抵御侵害的能 力作为衡量金融安全程度的标准,也就是说, 金融风险的大小、金融安全程度的高低取决 于该国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如何,即如果 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则该国面临的 风险就越小、金融安全程度就高;反之,如 果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弱,则该国面临 的风险就越大、金融安全程度就低。显然,

  当一国的对外依存度提高、从中获得众多利 益、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其防 范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维护金融安全 的责任和压力的增加。

 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 混乱和动荡。主要表现为:强制清理旧债;

 商业信用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 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 市低落,发行锐减;货币饥荒严重,借贷资 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 不宁;本币币值下跌。

 金融危机,即发生在货币与信用领域的 危机。在西方经济学中,对金融危机的含义 有多种表述,但最为代表性的是着名的《新 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 定义:“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一短期利率、 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 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的急剧、短暂和超周 期的恶化。”金融危机的特征是基于预期资 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 资产,将其换成货币。这与金融繁荣或景气

  时的特征一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上涨而大量 抛出货币,购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一正 好相反。金融危机可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 机、金融市场危机与银行危机等具体的金融 危机。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大多都是经济危 机的征兆,金融恐慌是经济危机的初始阶段。

 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即生产的社会性 与资本主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当资本主 义的这一基本矛盾达到难以调和的地步时, 就会以危机爆发的形式来暂时强制性解决, 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巨大的破坏。信用、货币 和金融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乍看起 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 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 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 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 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 机的基础。”“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 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 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

  里被强化到了极限”,“信用加速了这种矛 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

 当然,马克思也并不否认独立金融危机 的存在,这是因为货币信用金融活动对于生 产活动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信用的过度扩 张、银行的迅速发展和投机活动的高涨,都 可以导致危机的发生。因此货币危机可以单 独发生,金融领域也有自己的危机。

 金融安全的反义词是金融不安全,但决 不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有些学者将金融 安全的实质描述为金融风险状况,而金融不 安全的表现主要是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实 际上,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已 经发生了严重的混乱和动荡,并在事实上对 该国银行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 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灾难性 的影响。它往往包括全国性的债务危机、货 币危机和金融机构危机等。这说明金融危机 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爆发结果,它是金 融风险的结果。

 金融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安全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与危险

  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对于市场基础良好、 金融体系制度化、法律环境规范化且监管有 效的一些国际金融中心来说,没有人担心金 融工具创新会使银行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对 于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十分脆弱的国内商业 银行来说,新的金融工具带来金融风险的可 能性就比较高。因此,金融安全应当是面对 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金融环境所具备的应 对能力的状态。

 金融安全应当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状态。

 这是因为,经济运行的态势是一种连续不断 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运行往 往处在一种连续的压迫力和惯性之中。在经 济快速增长时期,银行会不断扩张信贷,其 结果有可能导致不良资产增加;在经济衰退 时期,银行经营环境的恶化迫使其收缩信贷, 从而又使经济进一步衰退。这种状况可用现 代金融危机理论中的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长 波解释。因此,金融安全是基于信息完全和 对称及其反馈机制良好的运行基础上的动 态均衡,安全状态的获得是在不断调整中实 现的。

  金融安全是特定意义上的金融稳定。由 于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均衡状态,而这种状 态往往表现为金融稳定发展。但金融稳定与 金融安全在内容上仍有不同:金融稳定侧重 于金融的稳定发展,不发生较大的金融动荡, 强调的是静态概念;而金融安全侧重于强调 一种动态的金融发展态势,包括对宏观经济 体制、经济结构调 整变化的动态适应。国外的学者在研究 有关金融危机的问题时,更多地运用金融稳 定的概念而较少使用金融安全概念。

 金融安全问题是金融全球化的产物 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是特定历史发展 阶段的产物,是金融全球化的产物,更确切 地说,金融安全问题是应对金融全球化负面 影响的产物。尽管金融全球化具有促进世界 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但不可否认,金融全 球化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金融全球化蕴 藏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在金融全球化的 发展过程中,与其相伴的蔓延效应使金融危 机迅速扩散,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和放大效 应,国际金融动荡已成为一种常态。因此,

  金融安全问题被作为应对金融全球化的一 个重要战略而提出,它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安全状态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经济 主权独立。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受制于 他国或其他经济主体,那么无论其如何快速 发展,应当说金融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也就 无从谈起金融安全的维护。金融全球化加大 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金融 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统一标 准的制订与实施,由于发达国家掌握了金融 全球化的主导权,按发达国家水平制订的规 则必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使其难以获得所 需的发展资金,从而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际经济金融中存在着 不平等的客观现实,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关注 金融安全。

 三、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与外在因素 1.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因素 一国金融 安全状况如何、其金融安全程度高低,主要 取决于该国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与 市场的感觉与态度。这种客观上的能力与主

  观上的感觉与态度是以用于减轻与处理危 险的各种相关资源为后盾的.也就是说,金 融安全问题的国别差异使各国维护金融安 全的能力与信心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各国金 融安全的因素也就有所不同。但是,从整体 上来看,一国维护其金融安全的能力至少受 制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内在 因素是指经济体系本身的原因引起的金融 形势恶化,包括实质经济和金融体系本身。

 首先,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经验表明,如 果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当局通常都是通过动 用各种资源来控制局势、摆脱危机。可动用 的资源有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行政资源如 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等,但 更重要的是经济资源,而且要动用大量的经 济资源来进行救助。显然,救助能否顺利实 施、信心缺失的弥补,都将取决于国家的经 济实力。

 其次,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

 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该国的宏观经济环 境是否与金融体系相协调,即金融体系的正 常运行是否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金 融体系自身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如金融机

  构的产权制度状况、治理结构状况、内部控 制制度状况等。

 2.影响金融安全的外在 因素 首先,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极大地影响 着其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如该国的货币是 否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该国是否拥有制定 国际金融规则的主导权。从西方主要发达国 家的情况来看,它们不仅拥有相当健全的金 融体系,而且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 位,从而对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都 具有极强的控制操纵能力,维护金融安全的 资源极为丰富。在这些发达国家,即使金融 安全发生了问题,通常也不会扩展为全局性 的金融危机,金融仍可以维持稳定发展。与 发达国家的状况相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 融领域处于劣势,无力改变甚至难以影响国 际金融市场,而且其发育程度低的内部金融 市场和脆弱的金融体系往往受到来自于发 达国家的金融资本的控制。因此,对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金融安全发生了问题, 往往会危及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稳定,甚 至还会危及经济社会安全。

 其次,国际

  游资的冲击。来自一国经济外部的冲击,特 别是国际游资的冲击将有可能成为引发金 融体系不安全的直接原因。从近年来爆发的 金融危机来看,国际游资通常都是将已经出 现明显内部缺陷的国家或地区作为冲击的 首选目标,特别是那些短期外债过多、本币 汇率严重偏离实际汇率的国家或地区往往 是首当其冲。国际游资通常采用的手法是:

 同时冲击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造成市场短 期内的剧烈波动,实现其投机盈利。在国际 游资的冲击下,市场的剧烈波动必然影响投 资者的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这样就有可能 出现市场恐慌,出现资本大量外逃,其结果 导致汇率和股票价格的全面大幅度下跌。为 了挽救局势、扞卫本币汇率,中央银行往往 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吸引外资,从而进一步 打击国内投资、恶化经济形势,使本国经济 陷入恶性循环。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亚洲金融 危机中的情况基本上符合这一过程。

 四、 金融安全态势的监测与预警 1.金融运 行基本态势判断 金融安全既包括金融 体系的安全(例如金融机构的安全、金融资

  产的安全等),也包括金融发展的安全。金 融安全所要求的是一种宏观整体上的安全、 金融安全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状态。正如有些 学者指出的,如果有几家金融机构在竞争中 破产倒闭就认为金融不安全;是以偏概全;

 如果在某一时点上出现了暂时的金融困难, 就认为是金融不安全,也同样是小题大做。

 从金融运行来看,金融安全只是其中的一种 客观状态和主观能力状态。金融安全的对立 面就是金融不安全,临界于金融安全与金融 不安全之间的就是金融基本安全,而金融危 机则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爆发结果,参 见表 1。表 1 金融运行的四种基本态势金融 安全无明显风险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安全区 内,金融市场稳定,金融运行有序,金融监 管有效,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基本安全轻 度风险金融信号基本正常,部分指标接近预 警值;不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低于 10%;有 正常的金融机构倒闭,但所占比重很小;货 币有贬值的压力;金融运行平稳。金融不安 全严重风险大部分金融指标恶化;大多数金 融机构有程度不同的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

  产占总资产比重超过 10%;有较多的金融机 构倒闭;货币较大幅度贬值;金融动荡、经 济衰退。金融危机风险总爆发是金融不安全 状况积累的结果,爆发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银 行危机,货币大幅度贬值、大批金融机构倒 闭;

 金融崩溃、 经济倒退、 社会动荡。

 金 融运行的四种基本态势在 1997 年爆发的亚 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金融危 机,在此期间印度尼西亚爆发金融危机,金 融动荡波及到了政治领域,导致政局动荡、 经济倒退和社会动荡。二是金融不安全,亚 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泰国、韩国和日本等 国的金融运行状况就是典型的金融不安全。

 三是金融基本安全,在此期间我国虽然面临 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但经济金融状况基本良 好。四是金融安全,在此期间美国经济运行 保持良好态势,失业率、消费物价指数处在 低水平,金融体系稳定。

 2.金融安全监 测预警系统基本方法 由于金融安全监 测预警系统的研究有较大的难度,目前国内 外尚无完整的、准确性较高的研究成果,初 步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信号分析法。

  该方法主要是以金融安全状态转化的机理 为切入点,研究影响金融安全的各种因素, 考察其变化规律,分析导致一国金融不安全 或金融危机的因素,据此制定应对策略和措 施。

 信号分析法首创于 1997 年,其后 经逐步完善,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重视的金 融安全预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选 择一系列指标并根据其历史数据确定其临 界值,当某个指标的临界值在某个时点或某 段时间被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 危机信号;危机信号发出越多,表示某一个 国家在未来 24 个月内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 越大 e。

 在信号分析法这类方法中,典型的 做法是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试图用模型将金 融安全状态的转化解释为一组变量变化的 结果,并且认为可以找到不同的安全状态和 这些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典型的模型有 Frankel 等人的 probit 模型或 logit 模型, 以及 Sachs、Tornell 和 Velasco 等人的横 截面回归模型。由于金融系统本身的复杂影 响关系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预测方面的作用变得十 分有限。就实际效果来看,这两套模型对 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没有做出任 何预警。目前理论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视,即 用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金融危机的思 路是无效的。我们认为,信号分析法能够在 事后判断对一国金融安全形成威胁的主要 原因,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对策。

 但是,由于信号分析不能给出量化的标准, 就难以预测危机何时发生。而且,市场信心 在决定金融安全状态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 要作用,同样的金融事件,由于人们的市场 预期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很可能形成截然不 同的结果。因此,信号分析法用于预测的作 用是十分有限的。

 (2)概率分析法。该 方法有两种类型:一是并不考虑促成金融安 全状态转化的具体因素和机理,只是根据历 史上各种安全状态下某些经济指标的表现, 制定一套指标,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构造出度 量总体风险程度的综合指标;二是利用模糊 类比的方法,通过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对现 实经济及金融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前

  者的代表是卡明斯基(Kaminsky),后者的代 表是刘遵义。值得一提的是,刘遵义的模糊 类比法(或称为主观概率法)因比较成功地 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而受到重视。在概率分 析法中,通常是根据一国的历史观察值或国 际公认标准,拟定一系列安全状态临界值。

 对处于某个临界范围内的指标赋予相应的 警戒值,并根据各个指标对一国经济安全的 影响程度来确定权重。将所有这些指标的警 戒值加权平均,即可以构造反映整体安全态 势的综合指标。同样,由此可以得出综合指 标的临界值表。根据计算出的综合指标,即 可判断出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状态,并可借 助一定方法计算出发生危机的概率。一种计 算公式为:Pi=SUM(AiBi)。其中,Pj 表示第 j 月发生危机的概率,Ai 表示第 i 项指标的 警戒值;Bi 是该指标的权重。选择合适的指 标是建立可靠的概率分析预警系统的关键。

 这些指标必须能对各种影响金融安全的因 素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传统的概率分析 只借助可以量化的指标,所以在具体应用时, 一般是与情况比较接近、并且发生过金融安

  全问题的国家进行比较。实际上,这种情况 相似中包含了大量定性描述的信息。例如刘 遵义就是在比较了亚洲国家和墨西哥发生 危机时的 10 项指标之后(这 10 项指标是:

 实际汇率、实际 GDP 增长率、相对通货膨胀 率、 国际国内利率差、 国际国内利率差变化、 实际利率、国内储蓄率、国际贸易差额、经 常项目差额及外国组合投资与外商直接投 资比例),成功地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概 率分析法可以明确指出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危机的概率有多大,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但是它也存在着缺陷,不能直接给出引致某 些指标恶化的原因,难以据此提出应对策略;

 而且比较的标准是历史数据,对于新问题缺 乏敏感性。尽管如此,由于概率分析法在量 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其成为目 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为了维护金融 安全,需要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因为随着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要 从错综复杂的金融环境中理出对金融运行 整体局势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及其脉络决 非轻而易举。但是,目前的概率分析技术过

  多地依赖量化指标,不能包含充分的市场信 息,而且对金融安全影响重大的诸多因素中, 还有许多因素是无法直接量化的,例如文化、 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刘遵义教授的预测之 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因为东南亚国家 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开放程度与某些拉美国 家有较多相似之处,许多定性指标能够用参 照物替代。但是,在研究对象比较特殊的情 况下,难以找到在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参照国。

 例如,我国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都处于转 型阶段,如果单纯用量化指标就不可能对金 融安全状态做出有效的预警。因此,在金融 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中引入 1.马克 思:

 《资本论》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2.约翰·伊特韦尔等:

 《新帕尔 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3.王元龙:

 《我国对外开放 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1998 年第 5 期。

 4.梁勇:

 《开放的难题: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5.郑汉通:

 《经济全球化中 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6.雷家骕: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与方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7.李翀:

 《国家金融风险论》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8.刘沛等:

 《金融安全的概 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 , 《国际金融研究》 2001 年第 11 期。

 9.陈彪如、冯文伟主 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 ,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推荐访问:关于金融安全的思考 若干 理论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