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委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述职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县委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的述职报告 县委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的述职报告
守望者
同志们:
下面, 我代表县委常委会作述职报告, 请大家评议。
中共**县委第十届委员会产生于 1999 年元月。
本届县委任期的五年间,正是我国各项改革全面推进, 新旧体制转轨交替, 宏观经济环境趋紧, 全县工作重点由移民大搬迁转入基础设施大建设、 经济结构大调整、 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新的形势、 新的挑战、 新的考验, 我们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党的十五届四中、 五中、 六中全会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牢牢把握改革、 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突出“服务大三峡、 建设新**” 主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负重拼搏, 开拓创新, 取得了“五个增长、 一个调头、 两个提前、 两个圆满” 的工作成果。
即,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财政收入、 城乡 居民收入等五大主要指标全面增长; 工业与农业、 第三产业与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调头; 提前一年完成了“九五” 计划,提前四年实现了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翻两番” 的战略目标; 圆满完成了 二线移民搬迁清库确保三峡工程蓄水发电通航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库区全部集镇的建设搬迁任务。
本届县委任期的五
年, 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增强的五年, 是改革攻坚大突破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大调整的五年, 是各项事业大发展的五年, 是全县上下精诚团结大拼搏的五年, 也是秭归对外开放形象大提高的五年。
五年来, 县委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以改革总揽全局, 维护了政治社会稳定
本届县委任期的五年, 正是各项改革整体推进、 新旧体制转换更替、 移民搬迁、 建设与发展等各种矛盾集中显露、 复杂交织的特殊时期。
县委坚持统揽全局, 深化改革, 巩固成果, 全力维护了全县政治社会稳定。
1、 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
五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破除落后的小农意识、 僵化的思维方式、 狭隘的利益观念, 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 强烈的发展意识、 强烈的开放意识、 强烈的规则意识, 凝聚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与建设新**的力量。
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 我们更是把解放思想作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根本措施, 教育和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新的思想认识观、 新的劳动价值观、 新的社会阶层观、 新的功过评价观、 新的行政伦理观,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为全县人民支持改革、 拥护改革、 参与改革、 推进秭归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 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
五年来, 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发展进步的动力, 作为化解经济社会矛盾的根本措施, 实施了各
项重大改革。
一是整体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我们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民营化取向, 按照“发展壮大一批, 引进嫁接一批, 变卖民营一批” 的思路, 整体推进了全县国有(集体)
工业企业改革, 按照“双买双建” 的思路实施了商贸企业改革, 使全县国有(集体)
工业企业、 商贸企业彻底转变了经营机制和所有制形式, 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二是不断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按照精简管理层次、 精简管理机构、 精简村级干部、 压缩财政支出“三减一压” 的思路, 实施了乡 镇管理体制改革, 合并了2 个乡 镇, 撤消了 41 个办事处, 调减了 255 个行政村, 减少了1257 名村干部, 乡 村管理体制更加合理高效。
按照稳定承包关系、 规范利益分配、 减轻农民负担的要求, 全面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农民收入分配的利益机制和体系。
探索实施了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三是有序实施了县乡 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完成了 1999 年、 20xx 年两次县、 乡 镇机构改革任务, 顺利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县直机关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探索实施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推行了教育体制、 医药管理体制、 市场监管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 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3、 坚持稳定是前提的思想不动摇。
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一方面坚持科学决策, 努力使各项决策、 各项改革措施的
出台既符合人民群众利益, 得到群众的拥护, 又不超越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 另一方面深入到矛盾多、 困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 实事求是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化解各种矛盾。
针对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大的矛盾, 我们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就业难的矛盾。
同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稳定的犯罪活动, 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加强水陆交通、 矿山、 建筑、 煤矿安全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有效防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旗帜鲜明地同“xx 功” 作斗争,确保了政治社会稳定。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进了新一轮大发展
在新形势下, 党委怎样领导经济工作,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如何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 我们结合秭归实际, 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明确市场竞争的主体, 找准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定位, 善于用改革、 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经济工作中的难题等。
这些观点的提出, 对各级领导干部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领导新形势下的经济工作, 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1、 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思路。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 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依托三峡、 开放开发、 突出调整、实现小康” 的总体思路, 制定了“外向带动、 科教兴县、 城乡 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四大战略, 明确了“特色农业大县、 精品工业强县、 三峡旅游名县、 库区经济富县” 的发展战略目标, 统一
了全县人民的思想。
为把这些战略目标变成现实, 我们提出了“农业推进产业化, 全县快速工业化, 县城经营大港口, 乘势而上抓旅游” 的工作思路, 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 指导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 我们确立了“坚持三个为主(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 企业发展以引进联合为主, 产品开发以精品名牌为主)、 突出三个调整(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所有制结构, 调整组织结构)、 实施三个一批(发展壮大一批, 引进嫁接一批, 变卖民营一批)、 搞好三个加强(加强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管理,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国有企业改革调整思路,提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双二 0” 发展战略, 加速了县域经济民营化和工业化进程。
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 我们提出“快速改良生猪、 稳定引进山羊、 突击发展奶牛、 配套发展饲料” 和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 进一步深化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措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符合秭归实际, 有效地指导了全县经济工作。
2、 始终树立科学、 全面的发展观, 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 牢固树立科学、 全面的发展观, 千方百计抢抓机遇, 扩大开放,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 我们坚持三次产业并进, 三大产业协调, 谋求将秭归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通过招商引资、 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化建设, 农业形成了柑桔、 烤烟、 魔芋、 黄姜等支柱产业和面向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工业
形成了能源、 轻工、 化工、 食品、 电子、 冶炼、 建材等支撑县域经济的骨干产业; 第三产业形成了以旅游为龙头的商贸流通、 交通运输、 现代服务等优势产业群。
在发展的理念上, 我们破除片面追求高速度, 忽视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发展观, 坚持速度、 质量、效益同步, 谋求有质量、 有效益的发展, 不仅使全县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而且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 比 98 年增长 49. 58, 工业经济年均增长 14. 2, 比 98 年增长 94. 2,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42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 比 98 年增长 53. 6, 地方可用财力不断增加,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 89 以上, 城乡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3. 6。
全县消灭了绝对贫困。
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可以说, 本届县委任期五年, 是全县经济大提速, 发展最快最好, 质量和效益最高的五年, 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发展动力机制不断增强的五年, 是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五年。
五年的发展与进步, 为秭归在新世纪的大发展, 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
我们始终把营造环境作为党委抓经济工作的载体和抓手,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在全县开展党风、 政风、 民风建设, 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 推行服务承诺、 政务公开, 促进政府职能转换。
研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简政放权的政务环境, 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 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有错
必纠的纠风环境, 纯朴善良的人文环境, 使秭归成为了投资开发的热土, 招商引资的洼地。
五年来, 我们先后引进了洛兹服饰、帝元罐头、 华扬太阳能、 香港信德集团、 联力集团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 68 以上, 不仅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且优化了县域经济的结构, 加速了全县外向型经济步伐。
三、 以服务三峡工程建设为己任, 推进了建设新**进程
服务三峡工程是县委、 政府的政治责任, 也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以“服务大三峡、 建设新秭归” 为己任, 坚持在移民中发展, 在发展中移民, 探索了“政府行为移民、 市场经济发展” 的新路子。
1、 把服务三峡工程当作首要的政治责任。
秭归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 移民任务重、 搬迁时间紧、 移民安置难。
县委本着对党、对人民、 对历史、 对三峡工程高度负责的精神, 把支援和服务三峡工程当作首要的政治任务, 从领导、 机构、 人力、 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实行全党动手抓, 专班常年抓, 各级一把手负总责和移民工作目标管理, 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 圆满完成了 二期移民搬迁和清库任务, 确保了三峡工程蓄水、 发电、通航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坚持在发展中移民。
县委始终把提高移民安置质量, 对移民及子孙后代负责作为做好移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贯彻中央、 省、市委移民工作会议精神, 巩固前段移民工作成果, 坚持在发展中
移民的原则, 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 坚持抓好移民工程的系统管理, 坚持以求实的作风创立移民安置之路, 不断探索创新移民工作思路, 千方百计地提高移民安置质量。
我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移民外迁, 扩大县内移民安置容量。
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 支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旅游、 水产养殖等多种经济产业, 拓宽安置渠道, 提高安置质量。
加快县域经济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移民搬迁中的困难和矛盾, 为安置移民提供载体。
五年来, 全县搬迁移民 2. 9 万人, 生产安置1. 9 万人。
全县库区农村移民土地调整到位, 移民建房基本结束。全县移民基本实现了搬得出、 稳得住、 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3、 坚持在移民中发展。
县委把移民工作看作是重大的政治任务的同时, 更是把移民工作当作是推进秭归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用科学的态度谋划秭归的未来, 重塑秭归河山, 千方百计利用移民机遇向上争取政策、 资金等支持, 同时广泛开展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工作, 努力实现在移民中发展, 不断推进建设新秭归伟大事业的进程。
五年来, 我们共争取各种投资达 42 亿元, 争取对口支援资金 20 多亿元, 引进经济、 社会发展项目 72 个, 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争取沿江大通道、 卡子湾大桥、 县城及乡 镇污水处理厂、 垃圾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 多项。
基本完成了 乡 镇油路改造建设, 打通了出口通道, 极大地改善了秭归的交通、 电力、 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
完成了归州、 屈原、 郭家坝、 泄滩、 水田坝等集镇搬迁, 改变了城乡 落后面貌, 全面提
升了全县基础设施档次, 不仅为秭归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提升了秭归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 促进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 “三个文明” 一起抓, 三个结果一起要, 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
1、 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 弘扬社会新风。
我们始终把提高人的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项长远战略来抓, 坚持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相结合,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 坚持不懈地在干部群众中进行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三爱” “四德” 教育;组织开展“四进家” 和理论、 科技、 文化、 法律、 医疗“五下乡 ”活动, 提高了全县人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推典型, 立标杆, 树旗帜, 培育了佘西龙、 郑家宝、屈原艺术团等一批先进典型, 激发了全县人民建设新秭归的政治热情, 形成了弘扬先进、 鞭策后劲、 惩治邪气、 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努力挖掘楚文化、 三峡文化、 移民文化和屈原文化内涵,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 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