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精选推荐】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08-17 10: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精选推荐】

 

 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一

  总有一些话语发人深省, 总有一些警句被人牢记。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 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在报告中说的一段话, 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

 这段话就是: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 能干事的人有平台、 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反腐倡廉, 既要治贪, 又要治庸、 治懒, 坚决反对拿钱不干活、 当官不作为。

 对占着位置不尽责、 不干事的, 要果断进行调整, 绝不能让我们的事业耽误在贪官、 庸官、 懒官手中。

 ”

 这段话为什么引 起强烈反响? 因为它针砭了 时弊; 因为它道出了 干部群众的心声; 因为在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过程中, 我们特别需要有一支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二

  干事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 一个人只有通过干事, 才能增长才干, 增长智慧; 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 干成事, 才能为群众所认可, 为工作所需要, 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自 己。

  干事是一个单位、 一个部门的基本职责。

 “有位” 必须“有为”, “有为” 才能“有位”。

 一个单位、 一个部门只 有认真履行职责, 切切实实把事干成、 干好, 让党和人民满意, 才能提升自

 身地位。

 反之, 不思进取、 无所作为, 这样的单位、 部门只能是暮气沉沉, 缺乏生机与活力, 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地位。

  干事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希望所在。

 干事才能创业。

 一个地区的发展, 不是喊口 号喊出来的, 不是说大话说出来的, 必须通过干部群众辛勤劳动, 一件事一件事干, 一点一滴积累。

 否则, 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城市农村就不会“旧貌换新颜”。

  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只有把嘴上说的、 纸上写的、 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 实际的效果、 人民的利益, 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 位、 做到了 家”。

  三

  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

  想干事, 是不懈追求、 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是将理想化为现实的谋划、 求索和动力。

 想干事的人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 以工作为无尚的乐趣, 他必然会积极进取、 锲而不舍, 努力在干事中展示和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

  对一个干部来说, 想干事的愿望, 来自 于“在其位、 尽其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来自 于促进发展的紧迫感, 来自 于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

 特别是在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 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 给人压力, 也催人奋进。

 各级领导干部更要牢牢树立忧患意识、 责任意识, 自 觉将抢抓历史机遇、 加快经济发展、 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从政的崇高理想和现实追求。

 一个总想着干事, 千方百计要把事做成、 做好的干部, 一定是一个境界高远、 事业心强, 把老百姓装在心中的干部。

 对这样的干部, 要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以利他们充分展现才华。

 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同志, 要交任务、 压担子, 使他们在干事的过程中受到锻炼、 经受考验, 增长才干, 崭露头角。这样, 就能在干事中发现、 培养和检验人才, 优秀的人就能冒得出、 站得起、 立得住, 而庸碌怠惰的人、 要官不作为的人、 干事不称职的人也就会暴露出来, 终将被淘汰出局。

  四

  要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

  做任何工作, 光喊重要不行, 光有热情不够, 光表决心也没用, 必须有干事的本领、 有务实的能力, 用行动来说话, 用实干来证明。

 能干事, 关键是要有执行力、 操作力, 把工作落到实处。当前, 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 就必须在结合实际上下功夫, 使工作更富创造性, 思路更具前瞻性, 发展更具主动性; 如果不顾实际情况, 要么生搬硬套, 要么随心所欲, 那也许是在干事, 但肯定算不得能干事。

  我们对通过提供机会而发现的优秀人才、 通过公平的竞争机制而涌现出来的佼佼者, 要打破常规, 及时使用, 把他们用在最适合展现其才干的岗位上, 对那些素质好、 有潜力、 适合做领导工作的同志, 要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去。

 只要有真才实学, 想干事、 能干事, 只要心里装着人民、 被群众所认可, 就不应受年

 龄、 资历、 学历的限制, 就要唯才是举、 唯才是用, 让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五

 要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想干事、 能干事, 还必须干成事。

 一个人只有干成了 事, 才能证明他能干事, 也才说明他真正想干事。

 这一点, 应当成为我们评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成败是非的主要依据。

  有的人想干事, 但总成不了 事。

 怎么才能干成事呢? 必须尊重科学、 尊重规律, 把干事的勇气建立在服膺真理、 尊崇科学的基础上; 必须善于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干事, 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必须讲究干事的艺术、 干事的方法, 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必须有坚定的信心、 充沛的激情、 吃苦的精神、 敢闯的气魄, 不为困难所吓倒, 不为非议所动摇。

 不这样做, 就很难把事情办成、办好。

  干成事, 要办群众急需的事, 办多数人受益的事, 办起长远作用的事。

 干没干成事, 必须由实践来检验, 由人民群众说了 算。如果工作不讲大局、 决策不讲科学, 习惯做表面文章, 热衷于摆花架子, 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那就不仅不是政绩, 反而是败绩、 劣绩。

  一个人付出了 劳动, 取得了 成绩, 就应当得到褒奖、 重用、提拔, 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待遇。

 老百姓的口 碑是最纯实的考

 察, 也是最高的评判。

 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干成事的典型进行大力宣传、 报道, 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 使这样的人感到光荣,受到尊重, 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引 导作用, 使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和心思用到努力干事上来。

  六

 反腐倡廉, 既要治贪, 也要治庸、 治懒, 让那些“拿钱不干活, 当官不作为” 的“贪官”、“庸官”、“懒官” 没有机会、 没有平台、 没有地位。

  贪官损公肥私, 乱干事、 干坏事, 其危害被人们充分认识,老百姓痛恨贪官, 党纪国法不容贪官。

 “庸官” 缺乏干事能力,往往“决心在嘴上、 行动在会上、 落实在纸上”, 看样子是在工作, 实际上碌碌无为, 他们要权劲大力足、 干事乏力无术; 说的时候好像一、 二、 三头头是道, 但说的都是似是而非、 含糊其词的话、 没有错也没有用的空话、 废话、 套话, 一较真就讲不清楚,窘态百出……“懒官” 只当和尚、 吃斋饭, 不敲木鱼、 不撞钟;习惯于坐在房间里, 要么不思考问题、 不琢磨事, 要么搬弄是非、老琢磨人, 要么照抄照搬、 拾人牙慧, 只有唱功、 没有做功……这样的“庸官”、“懒官” 与贪官一样危害极大, 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业的危害更大, 因为它使本可抓住的发展机遇丢掉, 本可加快发展的速度降低。

 如果不下决心整治, 长此以往, 就将损害党和政府在人们心目 中的形象, 动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决心和信心。

 古人云:

 “国家大事, 唯赏与罚。

 赏当其劳, 无功者自 退;罚当其罪, 为恶者咸惧”。

 治庸、 治懒, 必须树立以贡献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

 要制定和落实目 标清晰的责任制, 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 切实解决各项任务“谁来落实、 怎么落实、 何时落实” 的问题。

 要制定和落实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对工作干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论功行赏, 对迟迟不能落实任务的予以处罚,真正做到功过分明, 绝不能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切实改变只奖不罚、“有教无诛”、“只教不诛”的现象。

  领导干部的职位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不是为解决就业和待遇而设置的, 而是党的事业的需要, 是人民对你的信任和重托。

 必须以“为” 定“位”, 只 认成绩不认人, 只 认条件不认人, 谁有能力就由谁担任。

 决不允许以低能而据要职, 以薄德而获厚任,以无为而掠殊荣。

 要通过治庸治懒, 使得干部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干好, 要么“下课”, 从而真正使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并逐步形成规矩, 蔚成风气。

  七

 有这样一种人, 不仅自 己不干事、 干不成事, 还见不得别人干事, 更受不了 别人干成事。

 这种人无见贤思齐之心, 有嫉才妒能之意, 对能干事、 干成事之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冷眼相看, 冷语相加, 蜚短流长, 竭尽讽刺挖苦、 造谣诬陷、 打击中伤之能事。这样的人对事业的发展危害极大。

 对此, 如果不下决心加以治理、

 清除, 就会造成恶劣的职场生态、 人才生态, 我们贵州就难以出人才, 党和人民的事业甚至会毁在他们手里。

  必须扶正祛邪, 旗帜鲜明地保护、 支持和鼓励干事的同志。世上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干事者。

 有一位伟人说过: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 再完美的苍蝇毕竟还是苍蝇!

 我们要客观、 公正、全面地看待这样的同志, 看主流, 看根本, 看业绩, 不求全责备。有容乃大。

 我们应当能容有缺点也有特长的人, 能容敢于持相反意见甚至反对过自 己的人, 能容犯过错误但决心改正的人。

 只要是踏踏实实干事的人, 对他们在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就要包容,受到非难时就要为他们撑腰、 鼓劲, 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这样,干事者才会没有或少有后顾之忧, 工作的积极性、 创造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很大激发。

  必须坚决反对嫉贤妒能。

 对于那些极少数专门搞小动作, 不琢磨事、 光琢磨人、 特别是热衷于琢磨干事者的人, 要进行严肃的批评, 对屡教不改的, 要果断采取措施, 严肃加以处理, 绝对不容许“干的不如看的、 看的不如捣蛋的”。

  八

 前不久, 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

 “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 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 对那些不图虚名 、 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 对那些埋头苦干、 注重为长远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 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话, 说到了 广大干部和人民的心坎上, 像和煦的春风暖人心窝, 感人肺腑,

 让人倍感亲切, 让人看到希望。

  干事者, 往往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 不愿也无暇在人际关系上花费时间和精力, 更不会挖空心思去经营关系、 疏通关节;他们往往只知干事、 不会来事, 可能不被人理解; 往往吃苦不叫苦, 干事不惹事, 不会“做秀”、 邀功。

 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老实人吃亏, 要满腔热情地支持他们的工作, 积极关心他们的进步,让开拓者无悔, 让实干者无怨, 努力形成鼓励踏实干事业、 支持无私作奉献、 倡导埋头求发展的风气。

 否则, 还会有多少人愿干事? 也没有人敢干事, 更不可能干成事, 我们的事业就没有希望。

  九

 回顾过去, 我们贵州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 经济发展节节攀升, 城乡 面貌日 新月 异,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天堑变通途, 高峡出平湖……贵州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每一点成就, 都是全省干部群众艰苦创业、 积极进取, 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面对现实,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 欠开发的省份, 是目 前全国唯一没有进入总体小康的省份, 一些指标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越是发展的任务重, 越要苦干、 实干; 越是发展的困难多, 越要多用心、 多流汗。

 我们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 人十之我百之” 的精神, 迈开大步跑, 甩开膀子干, 只争朝夕, 加倍努力, 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

  展望未来, 省第十次党代会对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总目 标、 总任务作了 全面部署。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

 接下

 来的任务就是踏踏实实地干、 大刀阔斧地干, 以干事论是非, 以干事看干部, 把党代会确定的任务一项一项地落到实处, 变成生动实践, 实现既定的总体构想, 惠及3 9 0 0 多万各族人民。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贵州已经从新的起跑线上出发,贵州人又到了 大展身手、 大干一场的时候!

 全省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珍惜时代提供的宝贵机会, 奋勇争先, 见贤思齐, 为贵州的发展洒下自 己的汗水和心血, 殚精竭虑, 尽职尽力, 以实际行动证明, 我们无愧于人生, 无愧于人民, 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推荐访问: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干事 想干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