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 摘要: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西方处于“信任赤字”和“对政府不信任”的时代,全球对政府的信任趋势正在下降。对政府的不信任现象已成为现代政府面临的严重问题。获得公众信任取决于建立一个高绩效的政府。当公众在政府内部形成政府的高绩效形象时,他们将首先在困难面前寻求政府的帮助,在危机中与政府联合,所以建立一个高度可信的政府,对于确保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政府绩效 前言 政府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类别,包括经济、效益、效率和社会公平等因素。高绩效政府是指政府在履行行政责任的过程中,注重社会公正,在积极响应公众诉求的基础上,追求公众满意度,用相同或者较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产出。高绩效的政府可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重视公允价值,满足公众的期望,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旨在建立高绩效政府的行政改革赢得了世界的关注。高绩效政府的建立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必然选择。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政府必须强调政府的整体表现,努力建设高绩效的政府。我们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服务的质量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表现。如果政府工作表现出色,就能够履行职责,从而树立公众的威信,让公众有开放的心态支持政府、信任政府。那么如何建立高绩效政府,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呢。
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地方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对象提供来自中央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为民众主张权利和维护权利提供依据,也为民众监督政府行为提高标准。(2)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民主政府。地方政府要利用网络手
段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民主化。民众的参与权、话语权、知情权得到了保障,就会减少怀疑,政府公信力也随之上升。(3)推进政府网络化办公,提高行政效率。(4)构建网络监督评价体系,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民众在政府建立的网络评估平台中发表评论,举报不良行为,评价服务质量,对于提升服务质量,整肃公务员队伍,提升政府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坚决反对“政绩工程” 搞政绩工程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了政府及政府形象,其危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让腐败者得到升迁,使腐败者更加腐败;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人民负担加重,政府公信力也因之大幅度下降。反对“政绩工程”,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的职责在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平衡发展,改善民生、造福于民,这必然离不开对政绩的追求。首先,领导干部追求政绩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的指引。树政绩,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官员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利。
2、政绩评价的主体是公众,造福于民的政绩才能赢得公众的称颂 领导干部的政绩怎样,应当由公众来评说和裁定,他们的认同程度、支持程度是评价干部政绩大小的根本尺度。
3、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机制,用科学的方法认定政绩 单纯以 GDP 来考核干部的政绩不够全面,除了重视经济指标外,还应重视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
4、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来防治政绩腐败 建立民意反映机制以及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将决策过程公开化、民主化。另一方面,错误的决策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与浪费,而这些代价最终都转嫁给了公众,因此,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是防治政绩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我国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手段来惩治因一味追求政绩工程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滋生腐败的干部。
结论
在当前情况下,地方政府发生的公信力缺失的现象最为频繁,也最为突出,这必将损害政府整体的形象和权威。因此,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打造诚信政府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方面的研究,对我国进一步深入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音音.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15(3).。
3、汤鹏. 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6. 4、欧阳向旭.发达民主国家的信任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16(3). 5、裴顺飞. 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