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供大家参考。
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摘 要] 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产物,,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 经济及生态效益, 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等也来了潜在危险, 引起了许多伦理问题, 尤其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争议。
本文阐述了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探讨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现状; 安全评价; 近年来, 由于人口膨胀及资源的短缺, 使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粮食危机。
随着农业和科技的进步,
转基因技术应运而生。
随后转基因食品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产物, 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转基因食品的生态安全问题也激起了转基因食品和生态环境的矛盾, 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一、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特定的外源基因的食品, 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 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转基因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使其在性状、 营养品质、 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其实,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也不难了解, 它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
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 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
因此, 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也就是说,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 植物和微生物), 并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二.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世界上转基因生物及其食品研发工作进展非常迅速。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I S AAA)
2 0 1 2 年的报告显示, 2 0 1 1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8 %,达到1 . 6 亿公顷。
从转基因作物品种来看, 自1 9 9 6 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主要转基因作物品种为大豆、 玉米、 棉花、 油菜四种作物。
此外, 转基因动物方面, 转基因牛、 转基因羊也纷纷出现。
在转基因微生物食品方面, 转基因微生物软化材料、 转基因酵母、食品发酵用酶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虽然转基因食品对增加食品营养价值、 提高产量、 解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贫困和饥饿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转基因技术水平上存在着差异, 各国的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 宗教信仰也存在着差异, 因此各国对待转基因技术及其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也就存在着差别。
美国大力支持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欧盟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主要持反对态度, 发展中国家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可以说是摇摆不定, 中国对转基因食品采取非常谨慎的发展态度。
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原则 从1997年英国的普斯泰事件和 1998年美国的大斑蝶事件激起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大讨论之后, 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讨论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2001 年的墨西哥的转基因玉米污染野生玉米事件。
2004 年的/ 湖北转基因水稻事件、 2005 年的孟山都/转基因玉米 0 事件、2008 年的转基因玉米影响老鼠的生育能力事件等, 这些都说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学者、 公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进行有效的评价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
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结果评价法、 过程评价法和结果与过程评价法。
1 结果评价法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结果评价法是建立在/实质等同性原则的基础之上。
1993 年,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提出了 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则) 实质等同性原则, 即如果某个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大体等同, 那么它们是同等安全的。
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上, 美国和加拿大就是采用实质等同性原则来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即强调转基因食品及成分是否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 这是转基因食品及成分安全性评价最为实际的途径。
2 过程评价法 过程评价法是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 发展、 商业化以及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全面检测和安全评估, 主要包括实验室产品研究的严格的毒性、 过敏性和抗性实验的安全评价, 大田试验的环境影响的安全评估和生态评价, 商业化的环境监测与评估, 消费者消费转基因食品的人体健康效用(包括短期效用和长期的累积效用) 的安全评价。
3 结果与过程评价法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是采用结果评价法和过程评价法相结合的原则, 即将/ 实质等同性 0 原则和严格的毒性、 过敏性和抗性实验, 大田试验、 商业化和消费的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及其监控有机结合起来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但更侧重于使用过程评价法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四、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理性思考 转基因食品来自转基因生物. 而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对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之所以会有上述安全问题, 主要是由转基因生物技术本身决定的. 因为这一技术就是将一个种属的外源性目 标基因人为地转入到另一个不同种属的生物遗传物质中, 实质上是人为地实施不同种属间的..基因漂流.是人为地跨越物种间屏障. 在该技术的激励或诱导下, 基因易在非人为控制下越种属转移, 引起杂乱的.基因漂流.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导致生态风险[ 今天, 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大量出现, 人们不得不扪心自问: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学技术是否能发展持久? 尤其是当人类面临基因工程这样一种具有巨大威力的技术时, 是否更应该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审慎的决策? 所以, 在面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时, 人们必须要用正确的科学观和发展观加以引导。
1.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加繁荣、 文明和健康的生活, 那么, 这样的发展将失去原本属性和意义。
目前, 虽然不能确定转基因技 术和转基因食品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是在一种不合理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指导下研发的, 那么, 不但不能造福于人类, 而且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因此,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 还要考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且符合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要求。
2.理性看待转基因工程。
作为生物技术产物的转基因食品, 目前在研发方面还不够成熟, 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所以,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对人类而言是“福” 还是“祸”, 还要看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
因此, 人们要更加理性对待基因技术, 不能盲目追求; 对于转基因产品也要辩证思考和慎重选择。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3.确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一方面, 人要顺应自然,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另一方面,人类又可通过对自然规律地把握来改造自然, 使其更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 人类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获得人类所需要的作物和食品。
五、 结论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转基因食品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便利, 但其负面效也不容
忽视。
为此,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转基因食品的有利面, 防范各种风险,把转基因技术化生存与人性化生存有机地统一起来, 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必将给人类带来长远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 班凌伟, 王旗, 崔玲玲, 等.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的思考[J ]. 医学与哲学, 2 0 11 , 3 2 (1 ):
4 1 -4 2 .
2 毛新志 1, 张利平 2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方法科技管理研究 2010 No1 12 [3 ] 李固敏.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D ]. 福建师范大 学, 2 0 1 1 .
[7 ] C l i v e
J . 2 0 1 1 年全球生物技术/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 展态势[J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 0 1 2 , 3 2 (1 ):
1 -1 4 .
[9 ] 闫学春, 孙效文, 梁利, 等. 转基因鲤鲫杂交回交子 代鱼的形态特征研究[J ]. 水产学杂志, 2 0 0 5 , 1 8 (1 ):
3 3 -3 7 .
4
刘声传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分析
贵州茶叶 2 0 1 3 , 4 1 (1 ):
4 ~9
推荐访问: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 如何正确 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