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语文教学探究--“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优秀范文】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08-15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探究--“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语文教学探究--“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优秀范文】

 

 语文教学探究 ——浅谈“举一反三” 与“举三反一”

  瓮安县银盏学校

 李长明

 邮编:

 550400

 电话:

 13885410092 摘要:

 “举一反三” 是一种教学理念, 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也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举三反一” 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多途径、 广积累所形成的语文个性化学习习惯和性格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二者都需要教师的细心耕耘。

 关键字词:

 语文

  教学

 探究

  举一反三

  举三反一 “举一反三” 是个成语, 也是一种教学理念。

 它最初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原意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 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来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 学一件东西, 可以灵活地思考, 并能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举一反三” 作为命题, 运用在数学教学上, 是非常恰当的, 而语文教育, 如果一味强调“举一反三”, 则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可是中国语文教育长期受到“举一反三” 命题的影响, 没有完全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 发展好学生的语文素养。

 拿传统语文教育来看, 只有“一本教科书, 一个老师” 来组织一个班级学生的教学, 这是标准的“一”。

 教师通过教学传授, 要求用一本教科书来教会一班学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并能运用所积累的知识解决相类似的其它问题, 达到“反三”的教学目的。“举一反三” 的教育思想是好的, 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如果只强调“举一反三”就会扼杀学生应有的个性, 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况且一本教科书也不可能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语文知识。

 因此,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三反一”。“举三” 就是要通过多途径、 多渠道积累广博的语文言语知识, 并学会运用这些言语积累来感悟、 分析、 理解、 反思, 找出学习规律。“反一” 指学生经过教师引导而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言语学习能力和成熟的学生个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举三” 的教学积累, 形成“反一” 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举三反一” 学习理念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最终归宿。

 一、“举一反三” 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效教法, 也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现代语文教学资源, 虽然改变了 以往教材“陈、 旧、 偏、 难” 的现象, 降低了 知识理解的难度, 便于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 交流学习。

 但教学的组织形式, 还是以班级教学为主,

 学生学习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定适合自身学习实际的教材来进行。

 这就决定了 教学过程要“举一”, ——要以一种教材为版本, 确定一个班的学生, 利用一个教室, 安排一个教师,来组织这一堂课。

 课堂上, 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 合作探究教学资源, 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 并让学生将求知的方法运用到广博的课外阅读中去, 积累广博的语文知识, 达到“反三” 的教育教学效果。

 没有“举一”, 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学习, 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还得靠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慢慢地摸索,“反三” 就难以实现。

 而教师的有效引导,就会缩短这种学习摸索的时间, 促进“反三” 的快速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只充当导演和技术指导员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彰显学生个性成长的过程, 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知识逐步丰富的过程。

 教学中的“听、 说、 读、 写” 训练, 也是由“举一” 到“反三”的拓展练习。

 试想, 没有“举一” 哪来的“反三” 呢? 没有教师的“举一” 引导, 会有学生 “反三”

 的积累吗?

 二、“举三反一” 是学生学习个性达成的最终目的, 也是教师教学引导的最终归宿。

 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广读博览, 积累宽广的知识, 养成勤学苦练,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终身学习的个性化性格。

 学生广博的知识面, 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灵活自由的学习技能就是“举三”, 学生养成的个性化学习就是“反一”。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广读博览,积累知识, 灵活学习, 养成个性化学习习惯和性格, 这就形成了“举三反一” 的学习理念。

 “举三反一” 的学习理念呈现在课堂教学上, 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形成师生互动和谐, 学生学习自主而灵活自由, 探究问题深刻而富有个性, 思维广阔而议题集中。

 学生形成了 “举三反一” 的学习个性, 就像学习武艺的人掌握了 各种武术技巧而不需要一招一式的模仿就会应对各种武术套路, 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武术境界。

 教师的教学过程, 不但是引导学生积累广博知识的学习过程, 更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的过程。

 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 不光会引导学生积累广博的语文知识, 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形成持久学习的毅力, 养成个性化学习的习惯。

 因为,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探究语文奥秘的原动力, 也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内驱力。

 学生有了 语文学习兴趣, 就会自主学习语文, 主动探究语文, 广泛积累语文, 达到“举三” 的目 的。

 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下, 对语文有了 学习向心力, 学习内驱力, 就会主动克服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寻找解答语文问题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学习习惯, 养成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就会达到“反一” 的教学目标。“举三反一” 是学生学习个性达成的最终目的, 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笔者耕耘教学多年, 感触颇深的是, ——有时自己竭尽全力教学, 恨不得把自己平生所学教给学生, 对学生付出很多, 而实际上收获却甚微; 有时自己只重视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时而与学生探讨学习方法, 时而与学生互谈学习体会, 感觉自己对学生的付出并不多, 而收获却不小。

 究其原因, 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了 独特的学习个性, 形成了 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学习性格, 达到了“举三反一” 的学习目的。

 我想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自己教书这些年来, 凡是通过读书考上大学来成就学业或有所作为的学生, 都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个性化学习习惯的学生。

 这些学生使教师教学获得成功, 成为教师一生中教书育人的骄傲。

 然而, 我们只要仔细揣摩, 仔细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 形成了“举三反一” 的学习理念。

 三、“举一反三” 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举三反一” 是学生的学习理念, 二者都需要教师的悉心耕耘。

 传统教学, 是以教师讲授, 学生被动学习为主。

 课堂上, 虽然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 讨论学习, 但由于学生在统一的教材, 统一的教室, 统一的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只要能“举一反三”, 学习就达到了目标。

 如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语文教学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教材有不同的版本, 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显得丰富多姿,教材的地方性、 实践性越来越强。

 教学要求必然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 学习活动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 注重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 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求把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结合起来, 更强调过程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时常都有教师的陪伴。

 这就要求教师时时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 教师既要扮演老师的角色, 关注学生, 留心学生的每一步发展并及时指导; 又要扮演学生的角色, 与学生一起平等学习, 参与学生的合作、 探究、 拓展学习活动, 共同积累语文知识, 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艰辛; 教师还要扮演教学研究者的角色, 关注自己, 关注教材, 关注课堂, 关注学生, 广泛积累校本教研经验, 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和研究, 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形成活跃、 创新、 成熟而独具个性的学习者。

 学生“举三反一” 的学习理念需要教师“举一反三” 的课堂教学引导才能形成。

 学生在形成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进程中, 道路曲折而漫长, 路途遥远而坎坷, 每一步都意味着艰辛,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耕耘, 每一步都流下了 教师辛勤的汗水……没有教师的悉心耕耘, 学生就不能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性格, 就达不成“举三反一” 的学习理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生“举三反一” 的学习理念必将在各位语文教

 师辛勤耕耘下, 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书目:

 《五用成语词典》 周宏溟编著, 学林出版社出版, 1986 年 5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陈旭远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年 9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4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论语》(原著:

 孔丘)

 陈渔、 夏雨虹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 年 1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杨春茂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 年 4 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李长明, 男, 汉族, 生于 1965 年 2 月, 贵州省瓮安县人, 银盏学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探究--“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 探究 语文教学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