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揽明月,,袁静云(全文),供大家参考。
揽明月 , 起相思
袁静云
月, 总在不经意间, 唤起一缕忧思。
-------题记 浪漫诗人李白曾吟过“今人不识古明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正如所说, 无论是今人, 还是古人,都对月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寂静的夜里, 孤影流连于一片清辉之下, 徐徐的晚风, 拂面而来,捎来一缕温柔, 侵染心扉, 心底那份忧思被轻轻唤起。
黑暗之中, 一丝清辉之下。
究竟勾起了多少人的忧思?
独自散步于庭院, 不经意间, 看到天空那一轮明月, 想起温柔贤惠的妻子, 身在何方? 心中那一缕相思、 忧伤, 就这样, 被月悄无声息地唤起, 一丝冰凉流过脸庞。
他停下脚步,“举头望明月”, 发出无限的叹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高升的月亮, 轻轻地勾起, 苏轼心中的孤独, 想起曾经和朋友一起玩耍, 一起吟诗, 一起“把酒问青天”, 一起畅谈理想。
苏轼一语道破, 人如月, 月似人。
因有相同的经历, 所以才能勾起人心中的那份思恋, 那一缕忧伤。
月唤醒了苏轼对妻子的怀念。
寂静的夜晚, 独自散步于海边, 听海风的歌唱, 浪花的拍打, 在这时, 一轮明月从海的对面升起, 洒下一片银光在大海中, 也拉长诗人孤寂的背影。
勾起了张九龄心中的那一缕孤独, 和对朋友的那一份怀念。
心底的那份孤寂越来越浓, 侵染心扉, 黯然神伤, 一滴泪珠划过脸庞, 如流星, 划过天际。
而吟出流传千古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月, 也悄悄地勾起了张九龄的忧思, 也勾起我心中的忧思。
在黑暗之中, 洒下一片清辉, 这样的美景之中, 究竟勾起了多少人的忧思。
月, 让所有人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也轻轻唤起心底的那份风景。
师评:
文中最大的可读之处在于:
以苏轼和张九龄的诗为线, 以他们的情感为经, 以作者在其中的穿插为脉, 感受清新的画面, 感受淡淡的忧伤, 与古人对话, 与思想碰撞, 于是, 作者从诗中走了出来, 重现在我们的面前, 读此文, 犹如芳香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