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同课异构深度解析--各美其美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08-06 12: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深度解析--各美其美,供大家参考。

同课异构深度解析--各美其美

 

 同课异构的深度解析--各美其美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应该有它基本的教学规范和教学策略,是谓“有法”;但学情不同,起点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教师的理念不同,水平不同,目标不同,追求不同,方法不同,故而教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定法”可言;“贵在得法”,不管什么方法,只要师生用的顺手,过程顺畅,教学匹配,效果良好,即为得法。

 “巧在妙法,高在新法,难在创法,忌在套法”,这是我为前句接续的话。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唤醒学生情感认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见解,激活学生求知渴望者,皆为教学妙法。同学,能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情境、新创意,学生获得新体验,新感受者,皆为教号新法;“难在创法”,有效教研就在于请大家交流思想、碰撞观点、捕捉灵感、生成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忌在套法”,套用别人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就失去了教师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教育追求。沒有了灵魂,课堂也就失去了灵气和活力。

 所以,“同课异构”尝试比较学习,优化有效教研的最佳方式。

 1、“同课异构”的概念 简单的说是指同一节教学内容,由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讲出不同的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2、“同课异构”的完整概念 教师依据自己的学识见解和教学特点,根据学情分析以及学校现

 有条件,完成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不同的教学特点,探寻不同的教学风格,从而找到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更体现教师个性优势的教学风格,最终呈现学生个性发展,教学百花争艳,教师各美其美,课堂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同课异构”的研究意义 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搭建同场竞技的平台,共同探讨有效教学的方法,交流有效教学的经验,分享有效教学的心得,碰撞有效教学的观点,捕捉有效教学的创意,生成有效教学的灵感。

 4、“同课异构”的活动宗旨 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 规范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法 落实有效教学,深化有效教研 细化有效培训,培育有效教师 5、“同课异构”的“异构“””指向 异在何方,才能让教师发挥特长? 异在何地,才能用教材教出新意? 异在何处,才能让课堂异彩纷呈? ①学习目标的设计及呈现 ②学习情境的规划与创设 ③学习主题的认定与拓展 ④学习活动的参与与体验 ⑤课堂小结的归纳与提炼

 ⑥学习检测的反馈与矫正 ⑦学习评价的鼓舞与激励 ⑧学习资源的研发与应用 6、“同课异构”的教研蕴意 “同课异构”表面看起来是教师专业水平造成的差距,实际上是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学识见解,个性特长,教育情怀等一系列专业素养所造成的差距。

 就以“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呈现”而言,可能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课标已经规定的清清楚楚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呈现即可,哪里还用得上设计?基础目标,要求 95%~100%的学生完成;努力目标,要求85%~95%左右的学生完成;优秀目标,要求 70%~85%左右的学生完成;卓越目标,要求 60%~70%左右的同学完成。

 “价值判断”,教师要明确在知识、能力、素养与智慧之间,学什么知识最有意义,学什么能力最为有效,同时培育核心素养将以什么方式呈现,反思是否引导学生触摸到了学习智慧?通过价值判断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教育情怀与教育理念。

 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学生,因为有了不一样的教师,才有了不一样的教学设计,不一样的教学策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和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不一样的教学评价,不一样的教学特色和不一样的教学风格。在尝试、比较、欣赏、研究、打磨、生成“同课异构”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发现自我、比较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推荐访问:同课异构深度解析--各美其美 深度 解析 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