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旗帜鲜明讲政治(全文完整)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08-02 18:3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旗帜鲜明讲政治(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旗帜鲜明讲政治(全文完整)

 

 旗帜鲜明讲政治 2018-04-18 12:08:44 理论导刊 2018 年 3 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概括了包括政治意识、政治立场、政治能力、政治文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新范畴,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理论体系。对其主体内容和价值意蕴,可从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和层次来深刻领悟。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体系;党内政治生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1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健全防治腐败的党内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研究”(15CDJ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钟宪章(1980-),男,辽宁本溪人,博士,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理论。政党的政治建设是指政党为确保性质宗旨,围绕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路线进行的自身建设,直接影响着政党的领导地位,也是体现政党在政治上成熟程度的根本性建设。政党自产生之时起,其自身就带有政治属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带有鲜明阶级性的政党来说,更是如此。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推进政治建设,不仅是保持党生机活力的一大法宝,更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讲政治,不仅仅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还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194。

 一、价值论: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价值意蕴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和传统。习近平一再强调的“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凸显了对新时代执政党建设问题的针对性回应。

 (一)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和独特优势 1.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基本原则。无产阶级在革命中,首先要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政治问题对活跃的革命者来说是“首要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就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做了详细的论述,不仅指出了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政治立场、“国际联合和团结”的政治策略,而且还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政治口号[3]19-27。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革命和党的建设经验教训,提出了“加强党在无产阶级运动中领导作用”的政治纪律、“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纲领、“有原则团结,区分两种人”的政治斗争原则以及领导干部“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还要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能力[3]32-38。这些重要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树立了鲜明的讲政治的原则。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的新阶段也强调讲政治。列宁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4]在《怎么办?》中,列宁不仅在与政治上、理论上陷入右倾机会主义泥潭的第二国际及其在俄国的代理人经济派展开激烈斗争的过程中,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及其指

 导地位,树立了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还提出了“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克服分散落后,各自为政状态”的政治纪律,并且还论述了“建立革命家组织政治领袖核心”、无产阶级“必须把政治斗争放在首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工人头脑中去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等光辉思想[3]68-82。在《进一步,退两步》中,面对马尔托夫等人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破坏党内斗争原则、肆无忌惮进行分裂党的活动等行为,列宁不仅提出了“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党内矛盾”的党内政治斗争原则、“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其他一切组织的领导者”的政治纪律,而且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集中制原则这一政治优势对党的意志统一、纪律统一和行动统一的重要作用,为组织上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的论述,更是奠定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策略基础。党执政以后,列宁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的政治原则、“提高社会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任务、提高党员入党条件的政治标准等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建设的内容[3]103-106。

 由此可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建党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问题都做了重要论述。他们把政治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之一,把讲政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

 2.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非常强调讲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我们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作为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讲政治成为提高黨的凝聚力、战斗力的保障。在古田会议上,针对当时红军中 “军事与政治对立起来”“军事好政治自然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好”等错误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强调,红军不是一个简单的、旧式军队的武装集团,而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要采取教育、说服的方法“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要通过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并将“政治观念上没有错误”作为新党员入党的一条标准[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讲政治仍然被摆在重要位置。毛泽东一再提醒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求所有的省、市、地级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奋发努力成为精通政治的专家。此后,他还提出了“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著名论断[6]。改革开放时期,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讲政治,强调要积极恢复和扩大讲政治的传统和优势,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为加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他主持修订了《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党内生活的政治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他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和处理问题:“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我们党的威力就大多了。”[7]由此可见,党自成立以来 96 年的伟大历程中,始终把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一以贯之的要求和优良传统。正如习近平所说“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 3.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于挫折中奋起、在困难中前进,与一以贯之地坚持讲政治是分不开的。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光靠物质条件”,是不可能胜利的。之所以胜利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坚定信念,也就有了铁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所以,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一方面,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正是因为我们党有这个远大理想和崇高

 追求,中国共产党才叫共产党,我们党才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另一方面,作为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所在。而组织严密、纪律严明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否则党的团结統一就是句空话。相对来说,尽管西方政党也会面对讲政治这个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讲政治,但是无疑谁也没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对讲政治有如此这般重视程度。所以,很多西方政党相比于中国共产党是相对松散的团体,始终无法形成像中国共产党那样的具有意志统一、纪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的政治优势。由于讲政治,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实现全党意志的统一、力量的凝聚,才拥有坚强的组织体系和忠诚的党员队伍,党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总之,中国共产党是靠讲政治起家的,也是靠讲政治不断发展壮大的,更是靠讲政治获得了其他政党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

 (二)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现实诸多挑战的必然需要 1.历史维度:实现历史使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8]。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发展经济也一定要讲政治。如果不从政治的视角和高度去观察、分析、处理经济问题,那么经济就可能走“弯路”,甚至走向“邪路”。苏联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和我国“文革”十年动乱都充分说明了政治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如果说苏东剧变是政治经济原因兼而有之,那么,我国的十年动乱和经济倒退却恰恰是政治路线的偏移。因此,马克思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即使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也不能忽略讲政治,否则必然出问题。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攻坚阶段,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节点上,要带领全体党员、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实现中国梦,全党必须把讲政治摆在首位,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坚守政治理想、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现实维度:管党治党和惩治腐败的需要。近年来腐败现象高发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领导干部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淡化以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破戒。随着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和考核体系的偏向,党内部分同志产生了讲政治不那么重要了的错觉,讲政治的意识、坚定性和自觉性都有所降低了。近年来的大量典型案例表明,许多领导干部违法犯罪、腐化堕落,往往源于政治上的“破法”“破纪”“破戒”。他们有的丧失政治信念,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有的缺失政治责任,看到问题不批评,遇到坏事不亮剑,面对矛盾推诿扯皮;有的缺失政治意识,重局部、轻大局,重个体利益、轻整体利益;不守政治规矩,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更有甚者,在十八大后仍不收手不收敛。这些现象和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党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引起全党高度警惕。中国共产党要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3.意识形态维度: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需要。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在我国不断泛起,引起人们关注。这些错误思潮往往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主要表现在:第一,竭力否定党的领导地位以及执政合法性,否定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各项成就。第二,否定党的历史,丑化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解构人民的理想信念。第三,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第四,竭力美化西式民主和价值观。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泛滥,实质

 上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们展开的一场关系到政权存亡的政治斗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性。

 二、本体论: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逻辑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根本性建设。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49。而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一)筑牢基础: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仰 政治是本,信念如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政治意识是指一个政党的成员和组织基于政党的属性和活动而具备的根本的政治性的心理认知与情感认同。而鲜明的政治意识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指一个人或政党组织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个性化的设计与追求,是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预见、设想和规划。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共产党员丧志政治信仰就会精神上缺“钙”,而一个国家、民族、政党,丧失信仰,就会模糊奋斗目标、迷失前进方向,失去凝聚力,走向自我瓦解。政治意识、政治信仰两者共同构成政治治党话语体系的基础。作为自觉的政治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不仅通过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对人们的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而且通过对人的政治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渗透,构成支配人的政治活动的内在精神力量。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构成政治系统的基础和环境,是政治的隐性结构,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驱动和指导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进而影响社会的政治面貌,促进或制约政治发展。从历史上看,凡是党内政治意识强、政治信仰坚定的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政治意识一旦薄弱、政治信仰一旦松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因此,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这根弦永远不能松,要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 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是必备的政治品格,是提高驾驭全局能力的前提。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仰就是要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信仰不变、立场不移,确保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在 2013 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把信念坚定排在好干部五个标准的首位。只有信念坚定,才能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的干部,才能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承担起组织赋予的使命,更好地带领团队完成重任。

 (二)基本要求:坚实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能力 政治定力是指人们在实践中...

推荐访问: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 讲政治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