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继光(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黄继光 一、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 21 个生字,学会其中 19 个,能正确读写“持续、黎明、枪弹、愤怒、任务、艰巨、牺牲、顽强、规定、胸膛、惊天动地、报仇”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8—11 自然段。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感悟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感悟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二、
教学重点: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革命精神。
三、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有关情况,电影片断、教学课件
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佩服哪位英雄人物?”
让学生列举一些英雄的人物和他们英雄的事迹;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英雄人物的相同点;最后老师给予肯定:黄继光也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个,他们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以及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2.向学生介绍黄继光:
黄继光 1930 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950 年黄继光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 年 10 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向学生介绍黄继光的家庭和他小时候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助于学生理解。正因为黄继光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才可能在战斗中火力点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主动请战,然后顽强战斗、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壮烈行动。
3.介绍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 年 10 月 14 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
于 11 月 25 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这次战役历时 43 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就是这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级英雄。
( 二) 学生自己初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 三) 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3.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
(1)首先以“战役”为例:让学生把这个词与课文中的“战争”、“战斗”进行辨析。首先请同学讲出字典中“战役”一词的解释,强调“由一系列战斗组成”;然后用集合圈的方法讲解“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范围是一个比一个大,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的范围大小。
最后设计了一道填空作业以进行巩固:
“上甘岭(
)是抗美援朝(
)中最激烈的(
),其中夺取敌人占领的 597.9 高地的(
)是最关键的一仗。”
( 四)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如何?
( 五). 再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1)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2)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3)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听后归纳出答案:①全文有 12 个自然段。②课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③顺序学生可能会说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教师先给予肯定,然后归纳: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或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写的,这就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本文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六)
总结:
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种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永放异彩!
推荐访问: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继光 下册 人教版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