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社区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2年)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07-31 09: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2年),供大家参考。

社区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2年)

 

 社区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健康守门人”, 是周玲玲对自己的定位和理想。

 周玲玲说, 作为一名社区护士, 岗位是健康战线最基层、 最平凡的, 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是一样的, 肩负使命, 坚守基层, 牢筑网底, 做好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就是她的坚持和信念。

 立足基层奋发进取

 社区医护工作, 多么平凡的工作, 社区护士, 多么平凡的岗位, 周玲玲一干已经二十一载。

  自 1992 年从无锡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 周玲玲从来没有离开过基层护理岗位。她先是在无锡县荡口人民医院工作, 乡 镇医院离家较远, 有两小时车程,为了便于工作, 她干脆吃住在医院, “那时候还没成家, 年轻人总应该多干点。”她虚心求教, 一心扑在工作上, 镇医院病人不少, 为了病人, 她常常放弃休息忘了吃饭, 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 很快在年轻人里脱颖而出。1996 年调至无锡县坊前卫生院担任副护理长, 2001 年到新区医院任护士长兼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 都以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 同事和病人的尊重信任和一致称道。

  2003 年, 当周玲玲应工作需要调到新区旺庄医院担任护士长时, 她面对着协助医院领导筹建外科、 手术室的重任。

 新的单位、 填补空白双重压力, 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倔强的她没有退缩, 从选购设备、 病区规划到建章立制、组建团队她都克服人手少、 经费紧、 不熟悉等困难, 亲力亲为, 尽心尽力, 迎难而上, 顶住压力, 顺利完成了筹建任务。

 为了迅速提高护理团队的业务素质, 她一手抓硬件建设, 一手重护理管理, 除了 每天早到坚持查房, 自己率先垂范外,她深知团队的重要, 在医院组织学习和推行“健康保姆” 式新的医疗护理模式。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 深化“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为病人提供全程、 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并通过加

 强基础护理培训、 实行弹性分层次排班、 强化晨晚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护理以及实施护理绩效考核等具体措施, 调动了护理团队的积极性, 迅速适应了医院新的发展要求。

 她带着团队, 护理过肺癌急救开刀患者, 护理过急诊疑难病患, 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过硬的业务水平, 为周玲玲和她的团队赢得了口碑, 旺庄医院的外科在新区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周玲玲继自学考试取得护理大专学历后, 继续在工作之余参加成人高考, 取得南京医科大学护理本科学历, 除此之外, 还不断的外出进修培训, 拓展自身视野, 提高专业水平。

 正是她的以身作则和严以律己带动了护理团队的整体向上和团结合作, 社区群众和病人的满意度逐年上升, 各色锦旗和感谢信贴满了 护士站, 2006 年中心护理团队荣获全区三基考试第一名, 她本人被光荣评为“无锡市优秀护士”。

  心系社区情暖百姓

 2006 年, 当旺庄医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玲玲又迅速调整工作思路,以变应变,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 百姓。

  无锡新区旺庄社区总人口 12.41 万, 有 2 万多户家庭。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长, 周玲玲责无旁贷, 既要担负起中心的医护工作, 又要分出较多的心力做好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

 中心连同下设的 10 个站, 总共三十余个护士。

 分工的任务很艰巨, 除了组织分配好任务, 周玲玲自己要担任一个小组的组长, 带领 6 位护士直接负责 200 多户家庭的健康。

 要为这些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对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管理, 定期对居民进行体检, 督促按时服药、 复查。

 工作量大, 压力重, 就是要走进每家每户都是个不小的难题。

 旺庄社区地处新区,城郊接合, 许多安置小区, 居民构成较为复杂, 有较多农转居人口和来新区打工的外来人口, 家庭类型既有老年独居、 失独家庭, 也有年轻在职家庭和外来新市民家庭等, 需求、 难点不同, 周玲玲根据不同的类型做好统筹, 针对性配好人员。入户登记和体检检查工作, 除了上门服务的时间大量的必须要在下班以后, 更多

 地还要面对不理解和不配合。

 周玲玲和她的团队就曾经遇到过把她们当成上门推销药品的, 最初不开门、 轰出门的情形时有发生。

 周玲玲一方面抚慰年轻医护人员的委屈, 一方面也针对问题, 想法设法排除难点。

 她组织开展了多次社区健康宣教、 义诊咨询活动, 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联系社区干部、 楼道小组长, 事先通知, 陪同上门; 人员配备尽量老、 中、 青相结合, 发放联系卡, 多做宣传工作; 准备一些温情小礼品, 做到人性化服务; 对医护人员由于业务知识不全面,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 做到事后联系, 电话回访, 及时反馈。

 虽然辛苦劳累, 时有委屈心酸, 但玲玲说看到居民康复理解时的笑颜, 比什么都甜, 为了居民的健康, 她们乐于奔波在里弄小巷——建档案、 测血压、 量血糖……走进社区, 健康教育、 义诊咨询, 她说“送医入户、 送健康上门、 送温暖到人, 就是一个社区医护人员的职责。”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原来不熟悉的居民熟悉了, 原来不理解的居民理解支持 了, 周玲玲带着姐妹们来到小区, 经常有她们叫不上名字的社区居民叫上一句“护士长” 或者“玲玲”, 亲切的呼唤在周玲玲心中就是一份信任和责任。

 她花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全科医护管理的知识, 做好传帮带培训; 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家串户, 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对重点病人更是重点跟踪。

 渐渐地,许多社区居民主动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 咨询了, 尤其是对一些老人, 周玲玲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 她说, 现在社区失独家庭、 孤寡老人或独居老人增多了, 他们特别需要社会的关爱, 作为社区责任医生理所应当付出爱心。

 一位由她护理过的晚期肿瘤病人, 先后在中心住了十几次院, 家人劝他到大医院, 他却认准了玲玲, 她细心呵护陪伴病人走完了临终前的一段路;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入院时褥疮有碗口那么大, 子女都不敢染指, 是周玲玲精心护理, 每天定时帮老人翻身换药、 清创, 让老人转危为安, 子女感激不尽; 还有梅村一户家庭, 户主胆囊炎开刀由周玲玲护理后, 有甲状腺家族史的他把患病的兄弟姐妹一个个介绍给玲玲, 他只有一句“因为相信她, 对病人就像对亲人!”

  上联下访参政为民

 自 2008 年当选无锡市人大代表以来, 对这个领域完全陌生的周玲玲, 带着与业务工作一样的认真劲儿, 在参政议政工作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一开始, 她深感压力, 不知道怎样做好人大代表, 怎样上传下达, 怎样写代表建议、 意见和议案。

 她就从自己最熟悉的医药卫生领域入手, 从最接近的社区百姓和居民最关心注目的问题入手, 结合本职工作, 积极联系基层群众, 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反映, 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她经常会带着问题进社区、 到车站, 做好素材积累, 掌握真实情况, 然后从网上查找资料,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

 同时, 积极参加市人大组织的视察考察、 执法监察等活动, 近年来, 她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情况、 对全市城乡 贯彻实施《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 情况等, 都作过深入的摸底调查, 撰写过专题调研报告和建议意见。

 渐渐地从陌生到熟悉, 从门外汉变成了参政议政的行家里手。

 近年来, 她围绕基层基本药物目录调整、 基层医卫人才流失、 城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应差异化发展、 新区缺少区级中心医院等老百姓关心的新一轮 “看病贵,看病难” 的焦点难点问题, 以及环保、 交通、 绿化、 公共设施等方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先后提出了十余条建议案, 都得到了相关部门较好的答复, 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2009 年 3 月 8 日, 无锡市“人大之声” 做了一期“代表风采” 的专访, 周玲玲也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栏目组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了实地采访。

 2008-2009 年度她被评为无锡市代表活动积极分子, 2010 年 7 月跟随市人大有关领导赴韩国、 日本考察; 2012 年她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关于“大气污染治理” 的视察活动, 并接受市“人大之声” 专题采访。

 2013 年上半年, 作为医疗卫生界的代表她又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贯彻实施《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 的执法检查, 通过 3 天连续的走基层, 听民意, 她更加深切了解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发现了许多新问题。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员, 她常常感到任务重、 责任大, 也庆幸自己有参政议政的平台和途径, 她总是借助各种机会积极向上联系沟通、 反映基层民生问题, 呼吁上级政府重视和支持解决, 看到基层基本药物目录扩增了、 绩效工资后基层编外医卫人

 员待遇问题受到重视了, 甚至一条交通线路得到及时调整了她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今年, 她又光荣加入了 中国农工民主党, 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基层卫生战线的一员, 她会带着组织的信任, 带着社区群众的托付, 向着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和新的目标前行。

 资料来源:

 http://www.reader8.cn/data/grcl/

推荐访问:社区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护士 先进事迹材料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