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坚持四为方针的内容
十四字方针
摘要:
1.引言:介绍“十四字方针”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十四字方针的内容和含义
3.十四字方针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4.结论:总结“十四字方针”的重要性和我国的发展成果
正文:
【引言】
“十四字方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
1982年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提出以来,这个基本路线一直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四字方针的内容和含义】
“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两个基本点”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则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四字方针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十四字方针”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了明确的目
标和遵循。其次,它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避免了一些可能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严重冲击的风险。最后,它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结论】
总的来说,“十四字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二:坚持四为方针的内容
党和国家职业教育的方针(四个坚持):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2、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
3、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中外合作与交流;
4、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职业教育、名言警句
1、围绕市场设专业
对准岗位开课程
2、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改革。
3、怕吃苦莫入此门,图轻松另寻他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
5、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会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6、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7、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家长、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就业
8、出国有门,工作有路,学升有望
9、合格+人才,文凭+证书,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0、定好位,打品牌,办特色
11、小学历、大培训
12、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成人、成才、成功
13、走出去、留得住、有发展
14、专业行业有机接轨、中职高职相互融通、国内国外联合办学
15、就业后“零距离”上岗
16、严是爱、松是害
17、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原则:
专业设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课程设置以就业岗位为导向;
教学设计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
新专业的五定原则:
(1)确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2)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主要项目;
(3)确定专业教师及教学设施设备;
(4)确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能力;
(5)确定教学计划。
18、不培养数以万计合格毕业的失业者,只打造高新收入技能达标的上岗者
19、双元制的特点是:企业与学校相结合,以企业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20、敬业、乐业、勤业、创业
21、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服务、学会创造
22、职业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动手教育、饭碗教育
23、职业教育一定要让孩子们“先做人、后做事(学技术)”
24、就业率、对口率、稳定率
25、加强专业建设
能力本位
26、职业教育是“教书育人”、还是“育人教书”
27、做特、做优、做强、做大
28、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让学生满意、让教工满意、让企业满意、让政府满意。
29、平安校园、学习型校园、创新型校园、节约型校园、和谐校园
30、建立一批特色鲜明、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社会企业需求、学生有学习愿望的专业。
31、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
32、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33、拓宽办学思路,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办学
34、经济发展需要什么专业,学生家长喜欢什么专业
35、能升学、包就业、学驾车、懂英语、会微机
36、扩大开放,借力发展、交天下朋友、结世界伙伴
37、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38、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
39、“终身跟踪服务、终身安置”的理念
40、德育为首、技能为主
41、抓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从“孝敬父母”开始
42、就业稳定率低的原因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怕苦怕累,体能下降
43、外出实习前三个月要“站姿上课”
44、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
45、办学思路: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长短结合、与就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
46、教室车间化、专业产业化、学生作品商品化
47、教师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校园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理念
48、有思路才有出路、坚持联合办学、走出一条校与校“结对子”的发展思路,借鸡下蛋、借船过河
49、入学就入职、毕业即就业
50、就业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
51、用企业的理念来做职业教育
52、办好一所学校、振兴一方经济,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
53、传统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
54、职业教育必须体验“三个一致性”——校内教育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人才培养与充分就业的一致性,职业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一致性。
55、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已经迈入“技能时代”并逐步向“高技能时代”转移。
56、招生就业与市场接轨,学生成为能手,市场就业抢手;专业设置与社会接轨,产业就是专业,专业就是职业;教学质量与国际接轨。
57、职业教育的三个特色:德育教育的养成性,全面素质、全面覆盖;专业建设的复合性,一专多能;职业技能的先进性,高端引领。
58、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没有职业教育,国家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都无从谈起。职业教育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科教兴国、职教安邦”。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堪称模范,被称作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
59、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多数的资金投入给少数人的教育。
60、职业教育的文化特征:“大众化”,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61、职业学校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基本技能知识传播的场所,是典型的知识能力型组织。
62、普通教育又习惯称为“精英教育”。目前,我们每年用全国人民的稅奉,供620-650万左右的学生读国民教育,而且,我们的一些职业教育教师,为了跻身于国民教育系列,实现级别上的升衢,也在盲目追求职业教育的“精英化”。然而,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精英教育的致命弱点,开始宣扬并努力实践“三阶段论”——精英阶段、普及阶段、大众阶段,其实质是在职业教育的土壤上播种精英教育的种子,以挽救狭窄的发展空间,弥补大众化不足的政治软肋,但是,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
职业教育切不可走老路,断送自己的发展前景。
63、“职业教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慈善事业”,我们从事的是“失败者”的“拯救工程”。对做人没有尊严的给尊严;对自己没有自信的给自信;对未来没有信心的给信心;对生活没有乐趣的给乐趣;对就业没有技能的给技能。我们多教育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监狱就可能减少一个罪犯。
64、职业学校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少管所的预科班。
65、职业教育每天是在和魔鬼打交道。
6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67、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68、“困难、出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作难,出路、出路、只有出去才有路。
69、“职校德育一二三四五”
一即一个目标。我们提出培养“德能兼备”高素质劳动者的育人目标。这一提法是为了彰显职教特色,突出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教育中的关键地位,根据教育部加强职业道德、加强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我们将“德才兼备”转换为“德能兼备”,使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即两个服务的宗旨。德育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牢固确立“德育是服务”的观念,对学生负责,为用人单位着想。
三即三个结合。一是将德育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相结合,注意加强与岗位相关的如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彰显德育的职教特色。二是将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协调学生职业化和社会化进程,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及社会人。三是将德育与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相结合,努力实现德育的生活化。
四即四满意。追求“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政府满意”的德育效果,充分体现我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多维度的负责精神。
五即五育人。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德育工作格局。围绕“育人”做好学校德育这篇大文章。把“人人是教师,节
节有德育”作为对教工的要求并落在实处,做到事事、时时、处处育人。
70、我们要求要求教工“用力、用心、用情”做德育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教师对学生要“如师、如友、如父母、如医生”,工作中做“医生”(心理医生、预防医生),不做“消防队员”,“不治己病,治未病”,力求把德育落在实处,走进学生心灵。
71、激励手段多样。包括即时激励、月度激励、年终激励制度,既有精神激励,也有物质激励。德育工作有成本,而且是高成本,需要人力投入,物力投入,财力投入,智力投入,感情投入。
72、引导学生树立“行行能成才、人人争成才、学习助成才、实践促成才”和“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个个成才”的成才观,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
73、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从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感受,收获一个启迪,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习惯,学会一种本领,实现一次成功,感受一份愉悦,树立一份信心,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4、“青春飞扬—职校之星”评比活动。校园之星不拘一格,群星灿烂。如热爱集体之星、学习勤奋之星、职业技能之星、助人为乐之星、文明礼仪之星、拾金不昧之星……。“职校吉尼斯”活动。
75、学校管理的越严越好,严的标准是什么?中国走了两个极端,大学和部队~~管的严,入学就是参军,进校就是当兵。
76、我们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例如清华、北大),我们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也是让人人成功的教育。
77、校风好比“老汤”,好的校风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要摒弃“刷色、上漆”,要采用腌萝卜“浸透”式的。
78、成小事靠才能,成大事靠品德。
79、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使每个空间都在育人。
80、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
81、企业最需要什么?企业第一需要的不是技能,是心态,一定要端正态度,这恰恰是学校最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