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历史文化12篇【优秀范文】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3-08-15 11:35:04 来源:网友投稿

历史文化在群星璀璨的区域文化中,河洛文化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的明星。与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河洛文化有何特点?又如何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文化12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文化12篇

历史文化篇1

在群星璀璨的区域文化中,河洛文化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的明星。与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河洛文化有何特点?又如何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对本报记者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

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河洛文化的范围涵盖哪些地方?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河洛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位置?刘庆柱: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区域文化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河洛地区以今洛阳为中心,地理范围包括今豫西、晋南一带。河洛文化不是一般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根文化”。所谓“核心区域”文化,就是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所谓“根文化”,就是国家的文化之“根”。在河洛地区南部山区一带,近年来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存,这些旧石器时代的重大考古发现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豫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之前,在当今中国地理范围之内考古学文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史前区域文化。庙底沟文化(即庙底沟类型)孕育出河南龙山文化,继之又在庙底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了夏文化及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被学术界认为是夏商王朝的都城遗址。古代都城是古代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古代国家历史的缩影,古代都城所在地是古代国家的“中心”地区,上述夏商王朝的古代都城遗址充分证实了其所在地河洛地区是夏商(早期)王朝的中心地区。从河南龙山文化时代的夏王朝早期都城遗址——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到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说明夏文化源于河南龙山文化,而从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夏文化的主要历史平台就在河洛地区。如果说庙底沟文化在河洛地区孕育了“华夏文化”,那么“华夏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则在河洛地区夏商都城遗址得到考古发现的科学佐证。从“三代”的“华夏文化”,到汉唐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河洛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时期,伴随着函谷关从灵宝东移至新安,促进了汉唐时代河洛地区与关中地区的“一体化”,使“汉唐两京”成为“汉唐盛世”的“中心”。汉唐时代河洛地区的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与宗教遗存等许多重要考古发现,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河洛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核心作用。

“三城制”始于北魏洛阳城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历史上的很多都城诞生在河洛地区,您如何看待河洛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建制的影响?刘庆柱:从中国古都发展史看,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宫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奠定了此后三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都城布局形制的基本文化基因,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的都城以宫城为核心的布局,宫城之中“宫殿”与“宗庙”的二元格局,宫庙政治性建筑的“一门三道”与“一门四塾”规制。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中最早的“择中而立”的典型,它们确立的范式一直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城之宫城所延续。作为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国家历史物化载体的中国古代都城,河洛地区的东汉雒阳城从汉长安城“宫城”与“亚宫城”并存发展为“双宫城”至“单宫城”,都城从西汉时代的“坐西朝东”改为“坐北朝南”。与古代都城变化相对应的是“若都邑”的帝王“陵墓”,从西汉帝陵的“坐西朝东”改为东汉帝陵的“坐北朝南”。帝陵陵园结构由西汉帝陵陵园的帝陵与皇后陵的“同茔不同穴”、二者各置一个陵园,变为东汉帝陵的帝后“同穴”。东汉都城与帝陵的上述规制变化影响深远,为东汉以后历代王朝所基本继承。

夏商周时代的“华夏文化”,至秦汉时代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河洛地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集中反映在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时从“长城地带”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徙都洛阳,开创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发展的政治、文化格局,从华夏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河洛地区被北魏王朝认同,河洛文化也成为多民族形成的“国族”——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鲜卑人统治的北魏王朝徙都河洛地区,无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孝文帝营建的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和郭城组成,北魏洛阳城“三城制”取代魏晋洛阳城、两汉都城与先秦都城的“双城制”,从古代国家层面完成了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帝国时代的两汉都城与魏晋洛阳城的“双城制”和帝国时代的“时间差”,应该是“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决定的),并为此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所承袭。

“有容乃大”的河洛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河洛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刘庆柱:宗教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汉代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成为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洛文化的“有容乃大”,在佛教文化的“汉化”与“汉式佛教”的形成方面,有着世界性历史意义。中国的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就建在东汉雒阳城。永宁寺作为国家大寺,营建于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之外、都城中轴线的铜驼街。河洛地区是汉式佛教形成与发展的“圣地”。开凿于北魏王朝、兴盛于大唐王朝的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中唯一开凿的国家级佛教石窟,是汉式佛教的“国家工程”。正因为佛教于东汉时代在河洛地区“生根”,在北魏洛阳城时期发展,使佛教融入中华民族文化。此外,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汉代国家确立的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地位,在河洛地区的中心东汉雒阳城遗址得到见证。洛阳考古发掘的汉魏洛阳城的太学遗址、辟雍遗址、明堂遗址,以及太学遗址出土的儒家经典“熹平石经”,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的古代中国主导思想意识的物化载体。与此同时,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完成于河洛地区。

历史文化篇2

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

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

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乳房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

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

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

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历史文化篇3

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

后人就名韩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

历史文化篇4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

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l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著名诗人郎费罗、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不屑一顾,而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里。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像寒冬的北风一样袭来,他的心顿时冻成了冰块。就在他几近绝望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诗人的回信,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扬,并说:“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

这真诚的夸奖和赞誉,使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从此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英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惟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

他就是华尔特·惠特曼,那部诗集的名字叫《草叶集》。而当年那位写信对他予以赞美和鼓励的诗人,乃是当时英国文坛的名宿爱默生。

凡俗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被批评的唾沫淹没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锁萌动的激情,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无边无际,但总有一盏灯火能为你点燃,为你驱散心灵上的阴霾,给你温暖,给你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

历史文化篇5

传盖碗茶起源于唐代

成都人对茶具的使用,彰显出了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成都茶馆里的传统茶具是三件套——茶碗、茶盖和茶托子(因为形状似船,故又名茶船),俗称盖碗茶。

盖碗茶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唐代。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卷下《茶托子》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世。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建中为唐德宗年号(公元780年—783年),崔宁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翻阅着《资暇录》,一位兰心蕙质、冰雪聪明的青年女发明家的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遥想1200年前,成都最高行政长官的千金口啜香茗,纤纤玉指却被茶杯烫痛,于是打算想个办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她拿出一个碟子,把茶杯放在上面,端着碟子喝茶,这样就烫不着手了。不过,茶杯还是容易倾倒,好在崔小姐久困闺中,闲极无聊,有的是时间。几经试验,她终于发现蜡可以固定茶杯。为了让外形更美观,崔小姐又让匠人制作漆环代替蜡环,来套住茶杯。大功告成,便拿到老爸面前献宝,经崔长官之口,小姐的发明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在世上流行。经过后人的改良,茶托子便以多种面貌出现在世上。

其实,普通的茶杯当然一样可以喝茶,但唐代崔小姐的发明,让喝茶这件事变得如此有趣,这跟成都人的本性是相符的。

今天成都人使用的盖碗茶,即是崔小姐发明的茶托子的改良形式,成都人还加上了一个茶盖。而在客来客往、人声鼎沸的茶馆里,瓷碟茶船因为较重又易碎,则常为轻便又结实的铜铝质茶船取代。盖碗茶不讲繁文缛节,无论是在人声嘈杂的茶铺,还是在装饰精致的雅室,捧一盏盖碗茶,用茶盖轻拨茶汤,总有馥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盖碗茶有诸多好处,成都文化名人车辐先生总结了三点:“一、碗口敞大成漏斗形,敞大便于掺入开水,底小便于凝聚茶叶;二、茶盖可以滤动浮泛的茶叶、盖上它可以保温;三是茶船子承受茶盖与茶碗,如载水行舟,也可平稳地托举,从茶桌上端起进嘴,茶船还在于避免烫手。”盖碗茶的茶盖还有一个用途,车辐并没有谈到,那就是:茶客如果要暂时离开一下,可以把茶盖子反扣在桌子上,这样幺师就不会当成残茶倒掉,其他人也不会来占这个位子了。

与成都的盖碗茶相映成趣的,是流行于闽浙潮汕一带的功夫茶。无论从茶具还是沏茶、饮茶的操作方式来看,功夫茶都更为讲究。

从材质论,功夫茶具可分为紫砂茶具、陶瓷茶具和铁壶茶具等。具体而言,盖碗、茶海(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一应俱全,杯盏次第罗列。泡不同类型的茶,使用的茶具也不尽相同。

功夫茶沏茶还有着一整套程序,所谓“焚香静气”“乌龙入宫”“重洗仙颜”“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尽杯谢茶”云云。

其实,无论是盖碗茶还是功夫茶,所反映的都是地域文化的差异。近些年,功夫茶也开始在成都流行;而不少来成都定居、经商或求学的外地人,也都迷上了功夫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豁达。

盖碗茶里细品回族茶文化

“油茶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族的盖碗茶。”“老回回开斋炸油香,糖泡的盖碗子端上。”回族有待客敬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喝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的一种遍及嗜好。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说:“回人以茶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史料《伊斯兰青年》中也有“缘回民以牛羊常食,非佐以茶茗不易消化”“穆民不喝酒,以茶代酒更甚”的记载。古时回族先民多居西北,从事游牧业,以牛羊肉为主食,“乳肉滞隔,用茶通利。”长期以来,回族从选茶、点茶、配茶、冲茶、递茶、品饮到请客,形成了一套共同的。

回族茶谚云:“早茶一盅,一天神威;午茶一盅,劳作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回族白叟每天朝晨礼完“榜布达”(晨礼)有喝早茶的习气。他们围在火护旁,烤上几片馍馍,总是要“刮”一碗子的。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种陶瓷器皿,底小口大,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有的茶盖上绘有蓝色或赤色的小花朵,还有的绘有绿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既精巧漂亮,又便利经用。盖碗茶,碗上加盖,既可保温,蒸腾茶叶,加浓茶味,卸下茶盖,又可散热,使其温凉适合。盖碗泡出精气神,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韵,尽在这盖碗茶之中。

鲁迅先生在《喝茶》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所以用盖碗。公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是的,盖碗之茶,佳茗清醇,香远溢清,茶池盏畔,幽若山林。品茶,用盖碗,盖为天、船为地、碗为人,真可谓是:六合人和,禅茶一味。

品种

盖碗茶,因配料不一样而有不一样的称号,依据不一样的时节选用不一样的茶叶。在配料上,通常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回族考究沏茶,以为用雪水、泉流沏茶最佳。

身体欠好的人可依据病况选用不一样的茶水,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塞的人可用红糖砖茶;欲推进消化可用白糖清茶平常保健的“八宝茶”,回族泡盖碗茶需用滚烫的开水冲下碗,然后放入茶叶和各种配料,冲入开水,加盖。泡茶时刻通常为二至三分钟。

喝法及考究

中国茶文化源源不绝,包含很深沉的文化底蕴。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征的喝茶习气,“盖碗茶”的喝法也承继了这一传统习气,并且喝法十分考究。盖碗茶有其特别的喝法。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碗里的茶叶,使之浓酽;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去吹飘在上面的茶叶,不能连续吞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喝完一盅还想喝时,碗底要留一点水,不能喝干。

喝盖碗茶也是有考究的。当着客人的面泡茶。给客人上茶,要在吃饭前。斟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掀开,放入茶料,然后,倒入开水,盖好茶盖。一方面,表明给客人新泡的茶,不是他人喝剩的茶,另一方面,端着茶双手捧送,表明对客人的敬重。并且,茶盖的放置也是有含义的。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明茶杯已空,主家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暂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椅之上,表明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若是现已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悉数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时,表明已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推让斟茶了。

制造方法

八宝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本钱低价,操作也不杂乱。

一、用料

绿茶3g,枸杞8g,葡萄干5g,干菊花3朵,红枣4枚,甘草1g,冰糖40g,干桂圆肉5g,沸水 250ml。

二、详细制造

将准备好的资料放入小碗,用50ml沸水冲去外表浮土。

把冰糖和绿茶放入杯底,再放入枸杞、葡萄干、干菊花、红枣、甘草和干桂圆肉。

将余下的沸水(200ml)冲入杯中,再盖上盖子,闷约8分钟即可。

冰糖沉于杯底不易完全溶化,将八宝茶冲泡好后可用小勺或搅拌棒悄悄搅动,令冰糖的甜味均匀地融合在八宝茶中。

宁夏盖碗茶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在云南做平章政事的赛典赤·赡思丁带领穆斯林在九华山盖清真寺时,因天气炎热,中暑晕厥曩昔,昏迷不醒。在场的大家都十分着急,在紧要关头,一名叫尤努斯的白叟,急速跑回家去用瓷碗放上茶叶、葡萄干、菊花等,用开水泡一碗药茶,匆忙端到工地。见赡思丁依然晕厥未醒,他怕工地上的尘土落到瓷碗里,把茶水弄脏了,所以,他找了个瓷器盖子盖好。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赡思丁醒来,尤努斯赶忙端起药茶递曩昔。赡思丁喝了一口,感到清甜爽口,登时,感到暑气全消,并握着尤努斯白叟的手说道:“美哉,盖碗茶!”

云南一带从此就盛传饮盖碗茶的风俗。后来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到陕西当官,把饮盖碗茶的风俗传到陕西,从此,宁夏、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也盛行饮盖碗茶。

四川会说话的盖碗茶

旧时的乡镇茶馆

谁都知道成都的一大特色就是茶铺多。正如地方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

早年成都,在家中待客,或在茶铺喝茶,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就是“盖碗茶”。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茶托”又称“茶船”,起始为木托,后来以原瓷套、漆制、铜制、锡制等多样。盖碗茶具通常绘有山水花鸟、名人诗词书法、福禄寿禧等图案,很是讲究。

年经月久,形成了一种地方茶文化——喝出了会说话的盖碗茶。

在茶铺中,茶客若是需要掺水,不必大声吆喝,只需把茶盖揭开摆在一边,堂倌就会来续水;茶客要离开一会儿就回,将茶盖靠着茶船斜放,堂倌一定不会收去;茶客喝好离去了,茶盖朝天沉入茶碗,堂倌自然会来收碗抹桌子;茶客今天对茶馆极为不满意,茶盖、茶碗、茶船拆散一字摆开,堂倌看见后,必来道歉,甚至连老板都会立马过来询问原因赔不是的。

在行业中,帮会派系为了解决争端、平息矛盾或商议机密事宜,往往相约到茶铺“摆茶阵”。何谓茶阵:一方将茶碗摆出一个形状,对方又将其拆散摆出另一种形状,就是以这种无声的对答和交流,表达各自的意思,一直到问题解决,旁边的人听不到一句话。这种茶阵的语言方式很深奥,只有早年“道”上的人才懂得,且运用自如。这种暗语般的摆茶阵早已失传,大多茶客只知其表象,而不知其究理。

在社会上,有生活无着或走投无路的人,到茶馆里去求救,往往会得到资助。这些求助事件的解决过程,也有特定的“茶馆语言”和“特定手法”。据说去茶馆求救的人,若是因为“犯了事”,求救就带有一定的隐秘性:求救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进茶馆喝茶,堂倌掺第二道水时,按规矩掺水后要给茶客盖上茶盖,却发现茶盖不见了,求救者揭起桌上的帽子,露出茶盖来,堂倌一看,心中有数,告知掌柜后,大多会邀客人后堂说话。老板出面,问清事由原委,一般会助以盘缠,指点避祸方法。

在江湖上,无论是平民还是“袍哥”组织之间起了纠纷,若愿意通过“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会约到茶馆,请有权威的或双方信得过的人出面,通过约定俗成的程序进行“谈判”,直至解决。输理的一方付清所有到场人的茶钱,按照谈好的办法实行。这就是所谓“吃讲茶”,往往很能解决问题。

过去成都人说,老茶馆是旧时的“民间法庭”,“江湖救急处”,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孙大军:《一种由饮而艺的生活—— 且论且饮且读的茶文化研究》

感谢孙大军老师的评介,受益良多!文中多有过誉之词,惭愧。

孙大军: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硕士副教授,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省厅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文研究网、中国文学网等转摘,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灵,总会林林总总的想法,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行为。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始终如一的去践行它,殊为不易。且饮且读先生就是我结识到的一位这样的人。他一边教书,一边品茗,徜徉在三尺讲台和一杯清茶的美好世界里,让思想在粉笔灰中闪耀着光辉,让智慧在茶氤氲中飞腾出力量,给人们带来几多欣喜。

茶饮是且饮且读先生选择的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豪宅、华服、美食的奢侈生活,很多人争斗、倾辄于名利场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背良心的事。急功近利、躁动不安、伪饰和虚夸之风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症候。处于这样的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些有道德良知的文人们是不屑于营营苟苟,随波逐流的。他们开始在落落寡欢中寻求他途。

茶作为大自然的精灵,质朴无华、自然天成。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一种淡泊的人文精神,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内省修行”思想。吴觉农先生曾说:“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据朋友介绍,且饮且读君曾深入钻研过茶树的栽培种植、茶叶的加工制作到各类茶叶的品饮鉴别,尤其是茶文化的历史演变,茶与古代诗词歌赋、书画陶瓷,甚至宗教哲学等方面知识。从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到宋、明、清各代茶文化著作,以及现当代茶界专家的作品都做过系统深入地研读。并在各种茶文化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茶文化的学术论文和散文随笔近百篇。完成了散文集《诗畔说茶》和《紫砂文化漫谈》等两部茶文化著作。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他还走出书斋,走进茶区,遍访名茶产区,遍访茶文化专家,组建茶文化协会,积极投身于促进饮茶养生的社会实践中。

与且饮且读君的交往中,能感觉到他是个十足的文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古代文人雅士的沾溉,爱好茶饮似乎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文章里,茶已成为他净化心灵、文思泉涌、创作大块文章的动力。他谈茶论道,畅意人生,将情思、情性和情趣溶入了琴、棋、书、画之中,这种品茗论道的方式,是他所选择的一种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方式。

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

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象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书法对人的品格要求也极为重要的,如柳公权就以“心正则笔正”来进谏皇上。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司马光便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这里,苏东坡是将茶与书法两者上升到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来加以认识的。此外,如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些词句,都是对茶与书法关系的一种认识,也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

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贴》。

宋代,在中国茶业和书法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同时也是书法名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至于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和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

西安大雁塔在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译经的地方,传说玄奘为担忧经文梵箧遇到火难而散佚,乃请高宗皇帝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箧。

大雁塔的来源还有两个传说,都非常动人。

一是在一位菩萨舍身的纪念日,慈恩寺的法师聚集在一起诵经,这时,一群雁子呈人字飞过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们生活艰苦,一直不能饱腹,菩萨也应该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舍身的日子。”

他的念头才闪过,空中雁群里有一只雁子突然笔直坠落,当场触地而死,为了纪念这只舍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触地的地方盖了一座雁形的宝塔。

二是曾有猎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只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侣悲啼数声,飞上高空,然后急速地撞地而亡,为了纪念这对雁子的情深义重,慈恩寺的僧人遂盖大雁塔以为见证。

不管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每一个都令人十分动容。

法门寺则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经常迎佛骨舍利入宫供养,使得韩愈看不过去,写了《谏迎佛骨表》给宪宗皇帝。

我想去法门寺,不只是为了瞻礼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门寺的宝塔崩塌,发现了“地宫”,这地下宫殿里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还是首次被发现。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紧,使我没有时间到大雁塔和法门寺,幸好,在书店里找了许多书籍资料,对法门寺发现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陆羽的《茶经》里虽然对茶作过非常完整的记述,但陆羽到底是一个平民,对于唐朝宫廷的饮茶方式是无法记载的。

此外,陆羽对茶具虽有细致的描写,可惜因年代久远,找不到当时的茶具,无法呈现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门寺在一九八八年发现的茶具,制成于咸通九年到十二年,为僖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套唐朝宫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银丝结条笼子、鎏金飞鸿球路纹笼子。

这两件都是烘烤团茶所用的,通体剔透,工艺精巧,可见早在唐代,金丝编织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二、碾罗器: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因唐代用团茶,煮茶之前,要将团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罗子筛茶。当时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罗,是品茶者酝酿品茶情趣的重要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主张碾罗器要用竹木制成,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显然豪华得多,也可见帝王饮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讲究得多。

三、贮茶器、贮盆、椒器: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坛子、鎏金摩羯纹蕾纽三足架银盐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发中烹煮,加入椒、盐等佐料,调成糊状,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鎏金飞鸿纹银匙、鎏金飞鸿纹银则。

银则是投茶时的匕状量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时用来击沸汤面,使茶末融于汤中。

五、饮茶器:鎏金伎乐纹银调达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盏、茶托。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茶碗。

可见以琉璃制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具在唐朝已经在造型、釉彩、纹色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了!

法门寺地宫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来,晚唐的皇帝经常到法门寺拜祭佛骨舍利,祈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这套文思院特别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时供养佛陀所用?或者是随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门寺的地窖里,上面又盖了宝塔,才能经历千年还毫发无损,完美如新。

这套茶具使我们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现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还是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生活的完美实践。

宫廷,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层,也是社会意识的"源头。既是时尚与文明的典范,又是文化思想传播的中心。当皇帝讲究饮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辉煌、华美富丽到了极致,社会饮茶的风靡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将饮茶分为不同的层次:民间茶道是为了联结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为了超脱世俗、宁静致远;宫廷茶道是为了拣精择极、豪华享受。这样,我们才能对茶道有全面的了解。

历史文化篇6

黑砖茶的历史渊源

湖南安化县生产黑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

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

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白沙溪茶厂前身)积极扩大生产,产品改称"黑砖茶",主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砖茶原产于湖南安化白沙漠,1939年前后开始生产。因砖面压有“湖南省砖茶厂压制”8个字,又称“八字砖”。因砖面用凸字字模,兰州市场称黑砖为“鼓字名牌安化黑砖”。现在年产量约5000吨,主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以兰州为集散地。

历史悠久的碣滩茶

碣滩茶,得名于唐,明清时代称它为“辰州碣滩茶”。碣滩茶产于湖南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碣滩山区。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而名,碣滩茶,又因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坡而名。这里峰峦挺秀,林木苍翠,溪水纵横,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芽头肥壮、叶质柔软、茸毛甚多、品质风格独特的茶树,而其中又以碣滩茶最负盛名。

碣滩茶栽培历史悠久。据《辰州府志》载:邑中出茶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相传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唐睿宗的娘娘胡凤姣从故里沅陵胡家坪回京,夜泊碣滩,品尝到碣滩茶,觉香气馥郁,甘醇爽口,便择其佳制,带回京都,唐睿宗赏赐众大臣品尝,无不交口称赞。此后,碣滩被指令辟为茶园,官府每年派人督造监制。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日本和印度。

碣滩茶为绿茶,其形、色、香、味均很独特。其外形条索紧细,挺秀显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持久,有栗香气,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更有趣的是,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一人品茶满屋香气,正是碣滩茶与众不同之处。因其品质优秀,碣滩茶连续被评为湖南名茶。“皇后牌”碣滩茶多次被评为省、部名优茶金奖,1991年该茶荣获“国际文化节文化名茶”称号,并授金奖载入中国名茶录。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特向周恩来总理问及此茶,因此其也被称之为“中日友好之茶”。

碣滩茶鲜叶标准要求十分严格,除具一般名茶的共同特点外,其采摘标准均为一芽一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复揉、复干、割脚摊凉、烘焙、摊凉、包装10道工序。鲜叶杀青后,即行扇凉,然后初揉,将茶坯揉成圆球状,入锅在80℃锅温下炒至5成干出锅,为加紧茶条,初干后须经复揉,再入锅在70℃~75℃锅温下,搓条、翻炒整形,称为“复干”,炒至茶叶7成干,略感刺手时,进行提毫,8成干时出锅,用24孔筛子割去茶末,然后摊凉约半小时,在烘炕上烘焙,烘温为65℃左右,烘至足干下炕,略加摊凉,用两层牛皮纸外加塑料袋包装候用。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

蒙顶茶贡茶史

蒙顶茶从唐朝开始被列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末。我国研究茶史的专家惊叹:这在中国茶史上也是罕见的。蒙顶贡茶分为“正贡”与“陪贡”。

“正贡”茶是皇帝用来祭祀天地、宗庙的,每年在蒙顶山“皇茶园”采摘。“皇茶园”始建于唐代,先称贡茶院,后称仙茶园。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它是用石栏围起的面积仅3.5平方米的肥土沃壤,位于蒙顶山五峰之间的凹地,因地势低凹,每次遇到降雾天气,这里的雾气总是最后散去,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是山中最适于茶叶生长的地方,而它也是吴理真选择种植七株仙茶的地方。

在每年春茶采摘的时候,地方官择吉祥之日,率领乡绅僧众,祭拜神灵,然后由12名采茶僧(象征一年12个月),在“皇茶园”采茶。在这里,采茶僧沐手、薰香,采茶时每人采摘30个芽头,12人共采茶360芽(象征一年),这些采摘的皇茶将被送往古代僧人专制皇茶的地方——智矩寺加工精制。在智矩寺,僧人们用最传统的制茶方式制茶,他们利用竹剪选裁茶叶,然后焙炒、揉搓成形、摊凉、微火慢焙、摊凉、皇茶入银瓶、装箱盖印,最后交付送茶使者送往京都进贡。

“陪贡”茶则制28斤,只供皇帝享受。这28斤贡茶是在“皇茶园”外的百亩茶地中采摘的。古时因皇帝要求喝道原味的蒙顶茶,就让数名16岁处子之身的童女,在禁食辛腥,吃斋一个月之后,用嘴唇一个个将芽头采摘下来,以此避免指甲对芽头的破坏,保证芽头的新鲜。采摘下的芽头再送往智矩寺,由制茶高僧经过多道工序加工为“陪贡茶”,然后同“正贡”茶一道送往京都。

九华佛茶来源传说

九华佛茶又名: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属绿茶类,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

传说,唐末时,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萨之名从四川来九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不食米粮,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日子一久,出现了头晕身肿的病症,无奈,二人只好自寻草药医治,结果发现将采回的茶叶煮饮后,病症有逐渐减轻的趋向,一段时间后居然“药”到病除。此种茶叶即是九华毛峰。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九华佛茶被誉为“圣茶”,分一、二、三级,购买时需仔细挑选;一级最好,为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且无对夹叶,二级次之,为一芽一、二叶占60-80%,允许有少量的对夹叶,三级最次,为一芽一、二叶占40-60%,并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

黑茶,古丝绸路上的美丽传说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茶马》,真实记录了黑茶在中国古代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湖南黑茶,其色如铁,汤如琥珀,芳香异常;入口,先涩、後甘、再醇。细啜,既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也有“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洒脱。不管是一个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热闹,都可自这一杯水意盎然里品出百味人生。

关於湖南黑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在古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茶叶被淋湿了,茶商心里很难过,扔掉又可惜。他们到了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那里死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到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人。结果奇迹发生,村民们的痢疾全好了。传说道出了黑茶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正是这无意中的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形成了黑茶“後发酵”的独特制作工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黑茶中的茯茶中含有一种特有菌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tstatum),俗称“金花”。这种菌类目前只在灵芝上有小量发现。它不仅形成了茯砖茶独特的“菌花香”,还因为富含15种氨基酸及茯茶素A、茯茶素B,对人体健康极有好处。茯砖茶“发花”的绝技,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世界一流的微生物学家王志伟博士,称其为世界上最神奇的食品。近年来,仅日本每年进口茯茶就超过200吨。

历史文化篇7

据文字记载表明,茶树的历史文化在3000多年前就已存在,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对于中国茶树的历史文化下面就进行详细介绍。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以及茶文化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历史文化篇8

大地已经焕然一新!我们坐在美丽的教室,温暖的阳光、明亮的窗户、琅琅的书声,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美丽的全新时代,时代催人奋发向上。校园里树木“沙沙”的摇摆、小鸟优美的歌唱、操场上恣意挥洒汗水的青春,都使校园成为独特的风景。然而,当我捧着书本读到了往日的那些“峥嵘岁月”,早在儿时,我的心中便留下了红色的记忆。

红色是最古老的颜色,也是中国人最早关注的颜色。在中国古代,红色是幸运色,是财富的象征,可以驱病辟邪;在戏剧里,红脸关公是忠诚正义的代表;而在中国近代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被称为红色的海洋。

什么是红色基因呢?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革命优良传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志;是为了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到底的革命意志;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红色基因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伟大的建设祖国热情。是方志敏的“自白书”、是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是王进喜的“铁人意志”……。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这句话证明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是的,只有奋斗,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实现。

从李大钊到刘志丹,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一代又一代爱国英雄和时代楷模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现实中国梦的道路。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青少www白话文..白话文cn年要做的就是传承这种精神,用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祖国振兴而伟大,繁荣而富强。

什么是“争做时代新人”呢?就是让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的意志,高举红色的火炬,继往开来,走完先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对,坚持梦想!正如阮阅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是你对自己负责的最高境界。但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

我们的梦想,是一个简单的信念;是一份对自己未来与生命的责任;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也许,梦想只是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只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无数的“可能”,无数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芬芳弥漫。总之一句话:先做最好的自己,再做更大的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大的贡献,放飞青春梦想。

生活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该在痛苦中享受快乐,在苦涩中感知甘甜,在逆境中懂得坚持不懈,在困难中学会顽强拼搏……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这应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梦想,努力为中国梦而奋斗,为祖国未来的蓬勃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心中的梦想放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梦想的引领下,乘风破浪,传承红色基因,阔步走向我们的中国梦!

历史文化篇9

前不久,习爷爷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爷爷关于红色基因的这一重要论述,给我们当下的年轻一代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诲。

在中国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历过无数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无数革命英雄英勇无畏、前赴后继:鸦片战争尽管失败,但像林则徐这样的英雄毅然用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巨龙,让故步自封的国人幡然醒悟;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在饥寒交迫,又“前有狼,后有虎”的千难万险中,毛主席带领三军毅然跨过千山万水,有着“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乐观主义精神;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涌现出了如坚贞不屈的方志敏,铁血将军陈树湘,还有不畏困难、威武不屈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一样的英雄人物,有些抗战时的年龄甚至跟我们相仿,如雨来、王二小等少年英雄,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的心灵都为之震撼。“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诗篇,他们就是红色基因最好的代言人。

回想这些红色历史,每一个英雄人物所经历的腥风血雨和艰难困苦,仿佛都融进了我的灵魂深处,让我的身心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洗礼。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坚贞不屈的方志敏。他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仅36岁。在监狱中的方志敏更是让人觉得他正气凛然,面对着敌人的严刑逼供,仍然坚定信仰:为了党和人民,宁愿牺牲自我。他在强忍着敌人的严刑逼供的艰难生活中,坚持完成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著名篇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方志敏用血肉筑起自己的梦,即使身在狱中,失去自由,他的心也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我们有着红色的基因,我们在曾经英雄人物辈出的红色土地上成长,我们是何其幸运的新一代啊!可我发现,我为实现梦想一直在伪装坚强,假装坚持,我想成为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可是我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该坚持的阅读没有坚持,该积累的摘记没有积累,总想着明日再读,明日再摘,却不曾深刻领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比起书中的那些为梦想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们,我真是羞愧万分。但从我深刻领悟习爷爷提出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这一刻起,我每天只要一有空,就开始阅读,一点儿也不敢马虎。现在的努力,正是为将来打下扎实的基础。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写作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多了起来,优美的辞藻也能灵活运用了……

作为红色基因的继承人,虽然身处和平年代,做不出像英雄们那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弱病残,可以给他们让座,不抢“爱心专座”;在家里,爸爸妈妈忙的时候,多帮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我深知“你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你怎样,祖国便怎样;你有光明,祖国就光明;你有创新,祖国就创新;你强大,祖国就强大!”

红色基因将成为我筑梦路上最强大的动力,那些英雄志士们所散发的“光芒”将永远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使我脚下的道路熠熠生辉。

历史文化篇10

从字面来看,这条成语的意思很好理解:然后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从而引申出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办法掩盖的意思。

掩耳盗铃出自于《吕氏春秋自知》记载的一则寓言,然后原文是这样描述的:“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很形象地描述了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但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他就用锤去把钟打碎,这时钟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这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和他来抢夺这只钟,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害怕别人听见,很正常;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这就太荒谬了。

从故事的出处来看,掩耳盗铃其实最早的意思是掩耳盗钟。然后至于钟最后为何演变成铃,笔者也有所不知了,我们大家可以发挥想象,揣测一下。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看着非常可笑,但是我们在笑的同时,有没有思考自己身上是否也发生过同样的故事呢?如果做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自己欺骗自己,岂不跟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了呢。如果我们希望成为生活中的智者,不妨经常读读这个故事。

历史文化篇11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最讨厌的颜色是红色。因为我觉得红色太过于艳丽。但姥姥却说,那是革命的颜色!何为革命?年幼的我一无所知,但每见到红色,我就会大喊:革命的颜色!每当这时姥姥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渐渐长大,我才明白红色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是红领巾的颜色,它代表红旗的一角;红色是理想和信念的颜色,它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

从小到大红色精神就一直渗透在我们的灵魂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战争虽远,但记忆犹新——山东菏泽的赵登宇在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不幸被日军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九岁;河北高阳的佟麟阁投笔从戎,奋勇抗敌,与日军交战中,头部受重伤,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四十五岁……这些故事都记录在我们八年级的历史课本里。

这些英雄或许离我很遥远,但有一个英雄故事却离我很近很近。

听姥姥说,我的外曾祖母是一位和抗日英雄王二小一样的少年英雄,但她是幸运的,她活了下来。一九三八年七月二日,日军长野部队侵占山东单县,在单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平静的单县城,炮火连天,四处狼藉,因为没有作战经验,村民们死的死,伤的伤,就连部队里也经常有人受伤、战死,活下来的人也会面临着一个大问题:没有粮食吃。外曾祖母那年才十三岁,但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和大人一样着急,于是就和她年龄相仿的孩子,把粮食都塞到袖子里,送到养伤的战士手中。

后来外曾祖母和村民就有了新的任务,守地道口。一天,外曾祖母和一个秘密联络站站长的老婆像往常一样一边纳鞋底,一边注意村口的动静。突然,他们发现正北方向尘土飞扬,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伪军,朝村庄飞奔而来。那个站长的老婆让外曾祖母去地道报信,而她则向反方向跑去。为了拖住敌人,她又朝鬼子的方向开了一枪,这时候敌人的马队冲到了她的面前,她从怀里掏出一枚手榴弹,敌人愣了一下,迅速扑过来抓住了她,原来她还没有学会使用手榴弹。外祖母把敌人来的消息报告给了地道里的同志们,他们迅速从地道跑出村外,顺着一条大沟奔向黄河故道那片无边无际的芦苇丛中,而站长的老婆却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之下,年仅二十三岁。

姥姥每当说到这里,都会老泪纵横,对日军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后来,经过了全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当举国终于得以安宁的时候。谁也没有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和百姓。八路军把在战争中死去的同志的遗体和百姓的遗体,逐一找到,安葬在了一块空地上,一个上了年纪的同志悲痛地说道:“不管是生还是死都不能散,都要在一起!”

可是,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容易啊!

一九六一年全国都在闹饥荒,村里的树皮被剥了下来,地下的树根被挖了出来。为了不被饿死,外曾祖母带着一家人开始了乞讨的生活,当时为了能让所有人都活下去,大家只好分开,没想到这一分开就是几十年。姥姥这几十年以来给妈妈和舅舅说的最多的就是:“无论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要找到你们的姥姥,不管是生还是死,我们一家人得在一起呀!”那些年他们都在寻找外曾祖母的路上奔波。

直到二零一八年我们才有了外曾祖母的消息,得知她还健在,姥姥激动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妈妈拿着别人提供的地址到处询问,可那里已经拆迁了,到了公安局也没有查到具体的地址,没办法,妈妈只好到处打听,几经周折仍没有任何消息。就在妈妈心灰意冷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人。妈妈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忽然变得很激动,问了妈妈很多问题,老人听后紧紧地抱住了妈妈,哭着说:“找到了!找到了!我们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了!”

是的,一家人终于在一起了,在这和平年代里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庆典,让人泪目的不仅仅是惊心动魄的抗战纪录片,不仅仅是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更是一位滞留在缅甸的中国老兵这数十年来唯一的政治愿望:我要回家,与祖国在一起!

远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代表着团结,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已经奔腾了五千年的热血,遗传着中国独有的红色基因,而这基因便是对祖国无条件的热爱,更是与祖国荣辱与共,永远在一起!

历史文化篇12

灰战

公元919年,五代后梁皇帝下诏吴越王钱鏐征讨吴王杨隆演。钱鏐派遣节度副使钱传瓘为诸军都指挥使,率战舰500艘击吴。吴派舒州刺史彭彦章及副将陈汾迎战。战于狼山江,钱传瓘指挥士兵顺风扬灰,吴兵不能开眼。他又教军士撒沙于己船,撒豆于敌船,结果吴兵立脚不住,纷纷跌倒。彭彦章奋战力尽,受伤数十处,见陈汾不来支援即自杀而死。钱传瓘指挥兵士斩敌千余,烧毁敌船400余艘,大获全胜。

推荐访问: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历史文化名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街区的用地面积应不小于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故事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片简笔画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是要保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