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自然哲学。泰勒斯(公元前7世纪)。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3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篇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自然哲学。泰勒斯(公元前7世纪)。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认识社会。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
1、背景。(1)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3)此前已经开始具有的自主意识和精神的觉醒。
2、代表: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演说能力的基础。
3、评价。积极: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基本内涵;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4、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三、认识人自身。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人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提倡“知德合一”。影响(1)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创立了逻辑学,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篇2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篇3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工人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荐访问:知识点 高二 必修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每单元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手写 高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二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学霸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