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填报新高考志愿规则,供大家参考。
填报新高考志愿的规则
对于选志愿的话,结合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兴趣爱好综合考量之后再进行选择,确定好报考专业的范围和培养目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填报新高考志愿的规则,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填报新高考志愿的规则
1、在填报本科志愿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填报的学校和专业,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根据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填报本科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周左右,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报志愿。
2、填报专科志愿时,考生可选择已报考本科院校的专科分校或其他专科学校,也可以选择放弃已报考本科院校的录取资格,改报专科学校。
填报专科志愿的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个月左右,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网站,按照系统提示填报志愿。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填报的志愿需按照规定的志愿顺序填报,一旦填报完成,将不能再进行修改。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阳光灿烂。点击蓝字测试你能上什么大学吧!
填报志愿都要填满吗
填志愿不一定要填满,多填志愿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录取率,如果考生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有信心和把握,也可以不填满,不影响考生录取。
高考填报志愿,是平行志愿,高校是根据平行志愿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按照第二志愿进行录取,依次类推。
“平行志愿”的核心原则是“分数优先”。
在平行志愿录取方式下,是以考生为中心,按高考总分排名顺序,依次检索上线考生填报的各个志愿,直至被对应高校录取后方转为检索录取下一名考生,所以平行志愿表面看是高校录取原则的改变,实际背后体现了对考生利益的尊重。该录取方法的实行大大降低了上线考生落榜的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1、重视第一志愿。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第一志愿。因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电子档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了后面,当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人数足够的时候,招生院校就不会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视第二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再重视第一志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当考生的第一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被录取时,第二志愿就会成为考生的最佳选择。
很多考生都会认为第二志愿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实每年因为第二志愿而被录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数量,所以考生还是要认真对待第二志愿。
3、服从调剂要慎重。
很多考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能忽视服从调剂,特别是一些成绩较低或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视。
高考志愿录取状态有哪些
1、自由可投
这个状态表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第二种就是,档案投出去以后被学校退档了,如果被学校退档,考生是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这个状态就表明考生电子档案已经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没有下载考生电子档案,所以考生要注意查询档案所投学校的动态。
3、院校在阅
这表示院校已经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将根据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确定“预录取”或“预退档”考生名单,但尚不能确定是否正式录取。
4、预退档
这就表示院校按学校录取规则录取时,对成绩偏低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体检、单科成绩等原因不能录取的考生,做出“预退档”,也就是准备退档处理,并且向省高考录取场提交“预退档”考生电子档案等待录检审核。
5、预录取
当考生的状态显示为预录取时,是指院校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专业安排之后,已经下载了拟录取考生名单及录取专业,处于预录取状态并不表明正式被录取,须经省高考录取场录取检查组审核通过后方为正式录取。
6、录取
“预录取”考生经省高考录取场录检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变为“录取”,处于“录取”状态的考生,就是已经被高校成功录取了,就可以等待收取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
推荐访问:高考 填报 志愿 填报新高考志愿规则 填报新高考志愿的规则 填报新高考志愿的规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