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之路领导干部在干训班上交流发言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3-05-25 09: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意蕴深远,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庄严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三位一体”统一安排,将之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理应坚决扛起光荣使命,充分彰显责任担当,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xx学院作为一所拥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应用型高校,将坚持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心学习领会    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习  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办学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体要求,加快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切实做到“四个不动摇”。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动摇。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根本问题来认识和把握,统筹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坚持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学校光荣传统厚植育人底蕴,积极构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应用技术型”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把人才培养厚植在产业发展的土壤里,瞄向产业前沿、产业应用,在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体现技术复合与能力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升级需求、企业生产岗位技术标准等有机融合。不断深化“引企入教、产教融合”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实践应用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构建适应需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的办学追求不动摇。“但求最优”就是要锚定“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奋斗目标,坚定走好质量立校之路,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突出位置,不贪大、不求全、不跟风,着力在内涵建设上做文章,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路径方法,促进产教、科教深度融合;着力转变不适应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思路理念,破除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坚持“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特色不动摇。应用型高校根植于一方沃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共融共生。主动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集中力量办好地方需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坚持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与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中心,成为与地方资源要素紧密对接的技术创新基地。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