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级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有感共2020【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科级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有感共 5 篇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走好新时代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时代的紧迫命题。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切实走好新时代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硬度”。“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期间,还是在抗疫防汛期间,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这些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每一个基层组织、每一个支部都强起来,成为党执政的坚实组织基础,就能确保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当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各项任务,也需要依靠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去实现。因此,必须筑牢农村党组织的“钢筋地基”,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切实打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以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闯出新路、领跑开路。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拓展工作覆盖“广度”。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针对乡村振兴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加突出的特点,全面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领头雁”作用,推动其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把才智用在推动发展上,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实上。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力量,特别是要广泛依靠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其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凝心聚力同奋斗,和衷共济干事业,建设美好家园。要切实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的乡土人才在农村大显身手,让各路英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既扎得下根,更出得了彩。要广泛调动农村党员、乡贤、驻村工作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全村谋事一条心、干事一股气、成事一盘棋的氛围,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破除“两张皮”难题,加大引领发展“力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好比灵魂与肌体的关系,党建抓得好,发展才会有精神活力,经济才会持续高效,改革才能有强劲动力。农村党各级组织要坚决摒弃“就党建论党建”“就发展论发展”的片面观点,避免党建工作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不结合的“两张皮”问题。要坚持融合式发展,深化拓展“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解决农民“急难愁盼”、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等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真正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努力让农民的日子红火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农村产业强起来。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乡村振兴要以“心”换“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基层党员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身处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在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中以“心”换“新”、奋发有为。
以强烈的“事业心”,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事业心是立志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贡献的愿望和决心,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乡村振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事业,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坚决克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按部就班思维,摒弃“无过就是功”的错误认识,以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和奋进的姿态,与干部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认真分析本地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在找准“突破口”中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以高度的“责任心”,开辟乡村振兴“新境界”。责任心是党员干部基本的品质和修养,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必将毫无担当,终将一事无成。党员干部要练就一副敢于担当的宽肩膀,自觉扛起乡村振兴的神圣职责。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路要走,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开辟乡村振兴的“新境界”。
以坚定的“进取心”,赢得乡村振兴“新成就”。进取心是一种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气质,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没有进取心,人就会被各式各样的困难所吓倒,干事创业必将成为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自觉加强学习锻炼,努力增强能力素质,在乡村振兴的一线战场上,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当“热锅上的蚂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进取,一棒接
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一往无前,赢得乡村振兴“新成就”,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乘“三势”启航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发挥着“强引擎”的作用。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党委需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振兴“胜势”,切实为农村基层治理“铸魂”。
“积力之所举”,发挥党建的政治优势。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农村党支部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最终“成色”。在新时代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政党下乡”,还要“政党建乡”;不仅要依托市场驱动、社会驱动,还应确立“党建驱动”的核心地位,也就是强化农村党组织,聚焦当前的核心问题,突破过去的顽瘴痼疾,推进“软弱涣散”变“坚实垒台”。打牢政治“根基”,要紧紧把握党建“备考”与实践“应考”的关系,选优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配强干事创业“突击队”,增强其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进而打好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组合拳”。
“秉纲而目自张”,深化党建的组织优势。党的组织路线是乡村振兴必须贯彻的“纲”和“本”。基层党委依托组织平台,把上级精神和政策指示下沉到“底”,进而实现“纵向联动”和“横向贯通”。深化组织优势要以体系促振兴,结合实际创新组织设置,通过在产业链、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嵌入党组织的方式,把党组织建到乡村振兴最前沿,确保实际工作推进到哪里,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要以人才促振兴,“好钢用在刀刃上”,引导专业人才下乡,向乡村振兴重点村持
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着力壮大懂农爱农、扎根农村的先锋“智囊团”;要以治理促振兴,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党群联系的乡村治理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视民知治不”,发挥党建的群众优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农村党员身处一线,和群众朝夕相处、紧密相连,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就是把群众的需求通过与党组织的直接对接,形成有效的政治参与和规范的利益表达途径。因此,基层党建应“接地气”“深扎根”,增强“向群众汇报”的意识,永远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方面,坚持党员带头,运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工作,汇聚群众的力量攻坚克难,提升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主动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和新变化,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道路,让群众成为新征程中的“最大受益者”。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念好乡村振兴“四字诀”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基层要念好乡村振兴“四字诀”,从思想教育、干部队伍、先锋模范、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念好“育”字诀,加强思想教育。要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通过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培训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持续筑牢思想根基,坚决防止和克服脱贫
攻坚胜利后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增活力、以干部作风转变促落实,着力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坚持思想不松懈,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为契机,牢记殷切嘱托,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思想指引。
念好“领”字诀,建强干部队伍。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着力建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一是优化功能抓选配。提升基层领导班子中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比例,使得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和“一线作战部”功能更强、结构更优。二是下沉力量抓帮扶。从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中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帮助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三是突出实战抓轮训。实施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全员轮训计划,对乡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战本领。利用视频系统组织村社干部开展任职培训,为村社干部鼓劲加油,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念好“带”字诀,树好先锋模范。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激发组织活力。紧扣乡村振兴需求,选好农村带头人,为村班子配备大学生,并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二是增强干事动力。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引导党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创办致富项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筑牢堡垒提升组织力。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党建工作信息化促落实落细。整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抓党内政治生活,提高“三会一课”召开率,抓好基础保障,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念好“引”字诀,整合各类人才。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是坚持定点输送。向基层选派科技专家服务团,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选派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人才在重点社区全覆盖。二是开展
定制培养。建立涉农院校与基层联合培养人才制度,每年定向培养乡村基层治理人才、农技特岗人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常态化开展能人大走访,出台下乡创业政策,引回在外能人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培育本土人才兴乡,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壮大懂农爱农、扎根农村的人才队伍。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打好乡村振兴“关键一仗”
近日,中组部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级组织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组织振兴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顺利过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优先推动组织振兴,以强大的“红色引擎”激发农村发展动力,培育农业发展活力,在建强基层组织、锻造头雁方阵和加快人才聚集几个方面下功夫,才能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建强支部堡垒,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农村党支部是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基础,也是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的关键。只有支部发挥出强大战斗堡垒作用,各项振兴措施才能发力有力。要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提升阵地功能,积极实施基层党建“组织力提升”计划,聚焦结构硬功能软、功能硬人心散等支部战斗力不强的痛点、堵点,通过加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派驻力度、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进网格等有力措
施,实现动态分析、量身定策、综合发力,帮助促进快速转化。要重点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激发党员责任感和组织归属感,使其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履行义务、担当责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锻造头雁方阵,激发...
推荐访问:科级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有感共2020 党建 党员干部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