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两会2022心得(2020合集)(全文),供大家参考。
从“最美故事”中解锁“奋进密码”
三月的北京,新枝吐蕊,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伴着春天的气息,再一次牵动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从“生育问题”到“就业保障”,从“田间地头”到“网络直播”,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商国是,成为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代表们根在基层,心在人民,他们的履职故事在“平凡”中孕育“非凡”,在“尽责”中成就“伟大”。让我们从“代表通道”上,聆听最美故事,学习最美典型。
实干力行,解锁青春“密码”。全国人大代表李洪亮,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大学毕业后,放弃稳定工作的他,只身前往人称“十年九淹,十种九不收”的新合镇涌塘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身体力行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把工作重心沉到田间地头和村组院坝。他同大家一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事务中的领头作用,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农村基层是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大舞台,基层干部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扎扎实实沉下心,脚踏实地在基层施展才华,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努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奉献中绽放青春。
勤学善思,解锁本领“密码”。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一名普通职工。她曾提出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黄河生态建设项目”议案,受苛刻的生态环境制约,治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夏吾卓玛仍坚守牧区一线,上网查资料、请教生态专家、到水利部门了解情况、走访多家单位……经过她的反复研究,发现河道“多头管理”才是问题症结所在。“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基层是个大课堂,需要学习的东西很
多,基层干部要放低姿态、放下架子,多向老同志请教方法,多向群众询问经验,认真参加各类学习教育,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厚植对基层百姓的深厚感情,不断提高做好基层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本领。
正心履职,解锁担当“密码”。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是安徽省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被群众亲切称为“小巷总理”。从她初任社区团支部书记至今,经岳喜环调解的矛盾、纠纷已有 600 多起,成功率达 98%以上。岳喜环探索出的“用心、用情、用理、用法、用权”的“五用”调解法,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她用诚心、热心、耐心、恒心、纯心服务基层的生动诠释。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干部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我们百分百的力度和服务换取群众百分百的满意与认可,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代表通道”是展现人大代表风采的“最美通道”,也是我们了解代表、倾听呼声的重要平台。我们要从最美故事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立足岗位奉献,勇于担当担责。全体党员干部更应以自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喊响“看我的、跟我来”,以此影响、带动身边人携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2 2022 年两会心得体会
执“妙笔”于“时代问答”中“抽丝剥茧”
2022 年是大事要事的风云集会之年,是举国欢腾、民心沸腾的白日烈焰之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科技智慧的赋能加持,信息的传播速度已远远超过我们的“眼力”和“脚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提笔能写”是新时期组工干部和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基本功,要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思维活跃度,要于“热点”“引导点”中“抽丝剥茧”,逐步练就于奔腾翻滚的历史演进与时代洪流中抽丝剥茧的能力,做到与信息同步,与网络同频,与人民共鸣。
聚焦大事要事,培养“大历史观”,保持党性在线的“政治自觉”。“大事要事”作为组工干部的政治必修课,是最好的“思想教科书”。当前国际国内大事和当下时事要闻作为文章撰写的“引导点”和“理论支撑”,组工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判断力,从客观事件本身作为“小切口”来进行理论阐释和思维发散,也可跳出事件本身来寻找“可溯点”,从而架构新的理论模式,赢得新时期社会正能量主导地位,占领当下舆论宣传制高点。这是新时期组工干部应该拥有的政治敏锐,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保持的党性在线。
紧抓理论学习,练就“看家本领”,积累科学有力的“思想武装”。“理论学习”作为组工干部常抓不懈的课程,是最硬的“看家本领”。在刚刚结束的 2022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
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对年轻干部抱有的殷切期望,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明确的努力方向。
捕捉细腻生活,营造“人间烟火”,谱写温润厚实的“党群关系”。“人间烟火”作为组工干部真正的精致生活,是最美的“初心守护”。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要对群众有感情,要做到“眼脚向下”“俯身基层”,要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把信访当成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是组工干部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真实写照,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正确政绩观。
善于总结提炼,做好“绣花功夫”,编织铿锵多元的“时代主题”。“遣词造句”作为组工干部的文字必备技能,是最妙的“时代问答”。文章撰写可聚焦“北京双奥”“全国两会”“中共二十大”等大型盛会,可聚焦“三八妇女节”“二十四节气”等节日气氛,也可聚焦《零容忍》《人世间》《2021 感动中国十大楷模人物》等不同题材的电视节目……新时期组工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重积累,争做能干会干、能写会写的“多面手”“活字典”,在总结宣传、遣词造句方面下好“绣花功夫”,做到“提笔能写”。
站在重大的历史交汇点上,这一年,从政策到民心,从政治到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演进,都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要涵养“忠诚敏锐”“小步快跑”的眼力脚程,锤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倾听基层百姓心声,捍卫“国之大者”。
2 2022 年两会心得体会
争当“马”式干部
让“马上办”落地见效
日前,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紧张有序地顺利进行。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两会”精神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广大基层干部当争当“马”式干部,当好“马上办”先生,于为民服务中争当“马前卒”,在回应民意中不打“马虎眼”,于作风建设中不打“马赛克”,以“不打烊”的精神把为民服务的一件件“小事”做实,把服务人民的一桩桩实事做细,推动“两会”定下来的事情“马上就办”、马上落实,落实了的事情马上办好。
为民服务争当“马前卒”。身患肝癌却时刻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忍着剧痛带领兰考人民全身心投入与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斗争的实践中,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为民服务的丰碑。在抗击“非典”战役中不顾年事已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奋不顾身与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病人最前线,时隔多年,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新冠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人类无怨无悔挥洒着自己满腔热血的钟南山,为我们树立了时代楷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不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
为一句响亮的空话,广大基层干部当在为民服务中争当“马前卒”,以人民向往为境界,以为民信念为情怀,以为民担当为价值追求,以先进典型、时代楷模为榜样,将人生理想自觉融入到为民服务的情怀中,听民需、解民忧,以“不打烊”的精神把为民服务的一件件“小事”做实,把服务人民的一桩桩实事做细,做到不比官职比奉献、不比享乐比政绩,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要注重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修好党政理论、党纪法规“理论课”,学好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村情和时情、事情、实情“公共课”,悟透业务知识和生活常识“必修课”,经受实战淬炼,增强实干本领,不断补足精神之“钙”、能力之“钙”,不让为民服务的一腔热忱“打白条”“打水漂”,沦为“口头支票”。
回应民意不打“马虎眼”。社情民意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广大基层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让“马上办”落地见效,当做到回应民意不打“马虎眼”。然而,民意从来不是通过空想就可以凭空而来、垂手而得,亦或可以听任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是需要广大基层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实证考察、分析探究,做到收集社情民意和知晓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愁所急多沾些“人间烟火气”,少些“拿来主义”,多些“微服私访”,少些“官僚主义”,多些实实在在,少些虚头巴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
遛”,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回应社情民意不能光说不做假把式,而是既要“收集民意”,更要“解决民意”,不能有等一等的观望、停一停的想法、歇一歇的驻足和拖一拖的甩手。当做到回应民意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切不可含糊其辞、心中无数、空喊口号、不推不动,打“马虎眼”,当“差不多”先生,应以“千里马”的姿态打卡事关社情民意千头万绪、点多面广的工作清单,销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任务明细,以“好马”“黑马”的姿态出战征战沙场,迎战“民意”“民生”大考。
作风建设不打“马赛克”。“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也是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思想除尘、思维正容、“除污去垢”的重要“法宝”。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广大基层干部当坚持作风建设不打“马赛克”,确保用良好的作风保证“马上办”落到实处。当用好照镜子这一“法宝”、学好“照镜子”这门学问,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于揽镜自照中不打“马赛克”、去掉“滤镜”、不上“美颜”,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让定下来的事情“马上落实”、落实了的事情马上办好。当在照镜子中照出政治底色、照进初心使命,照出党纪国法、照进先辈先烈和先进典型,于照镜子中既照一照党性修养,看一看言行举止,也照一照思想不足,看一看工作漏洞,更照一照思维差距,看一看行动短板。确保在照镜子中做好自重、自
省、自警、自励,祛除作风陋俗和懒政怠政,用“奋起”直追直面与“躺平”的较量,镜鉴在名利诱惑的作祟下,在攀比心理、侥幸心理、放任心理和见怪不怪等心理的驱使下,心态失衡,逐渐腐化蜕变,最终滑向违纪违法甚至犯罪深渊的典型案例,深刻汲取案例教训,洗礼沐染先辈先烈和先进典型的精神灵魂,见贤思齐,及时校准思想“指南针”和行为“风向标”,确保始终在揽镜自照中把为民情怀镌刻于心、外化于行、付诸于践、取效于实。
近几天,中国进入“两会”时间。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作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笔者为祖国过去一年的丰硕成就感到自豪,为今年的奋斗目标倍增信心,朋友们对“两会”的讨论热烈,微信“朋友圈”中“两会”氛围浓厚,相关信息近乎“霸屏”。刷一刷“朋友圈”,笔者发现,“朋友圈”中看两会,虽是家常小事,但有感而发,更为真切。
弟弟的感动:“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袁隆平爷爷,我们想您!”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袁隆平最大的心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提及对粮食的保障措施,总体来看,要实现 3 个“稳”,即粮食要实现“三稳”,稳定粮食产量 1.3 万亿斤不能降、稳定种植面积、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一直是重中之重,尤其在当前国际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粮食地位更加凸显。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党中央对粮食安全也高度重视,始终把耕地作为“红线”,保护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让更多的“望天田”变成“吨粮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同时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尽快选育优良品种、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完善种业产业链。让“禾下乘凉”梦想成真,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妈妈的感叹:“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样的塞罕坝真美!”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今年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的塞罕坝便是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世界奇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实践中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春风”吹绿祖国山川。老百姓们也都行动起来,由“伐木者”变为“护林员”,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让农村环境守住“老样子”,尽享“生态美”和“经济美”。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
推荐访问:2022两会心得 学习两会2022心得(2020合集) 合集 两会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