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提起中国乒乓,我们能想到的也许会是“马龙”、“樊振东”、“金牌”、“制霸”这些词汇,而影片副标题“绝地反击”则告诉我们,故事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2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篇1
提起中国乒乓,我们能想到的也许会是“马龙”、“樊振东”、“金牌”、“制霸”这些词汇,而影片副标题“绝地反击”则告诉我们,故事的讲述时间是在中国乒乓以往的那段灰暗岁月。
作为体育片题材,电影抓取了群像视角,并且围绕着以蔡振华为原型的教练(邓超饰)作为主视角切入。从邓超的视角看来,展现了很多不同于运动员为主体视角的东西,同时也回望了那段中国男乒队的特殊时光。
对手崛起、技术更迭……面临着各种压力的男乒队,该如何走出这样的泥泞关口,是电影主线要讲述的一部分内容。在这持续多年的漫漫长夜里,这位教练临危受命,不愿服输地带领着大家走出阴霾。尽管我们以经历者的角度回望过往,但还是会忍不住为他们担忧——在这么困难的时刻,他们到底是怎样“重返巅峰”的"?
这种忧虑能让我们对角色命运产生关心,除此之外,在体育片题材,一场场刺激的比赛永远能调动观众们的情绪,也能牢牢抓住大家的共情。电影也花了些笔墨展示应对比赛的过程,分析战术、训练、调整战略,各种接地气的细节让剧情也显得真实。
《中国乒乓》在比赛呈现方面,也追求着高水准比赛的对抗感。有的比赛即便你知道结果,但还是会提心吊胆地观看着整个过程,在这种状态下,一种极度紧张的悬疑效果也产生了。动作特写的镜头搭配着解说,似乎真的置身于比赛现场一样,周围的观众都看得很投入,部分镜头也会让大家忍不住叫好。
整部电影的完成度不错,观感也很可以。虽然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但这部体育片里面的那些热血和情绪,真的可以穿越时空,非常能够共情。
在年初选择这样一部影片,我觉得非常能振奋人心。我总是会被这些运动员努力拼搏的身影所打动——他们登上了巅峰,又再开始新的旅途。
我想大部分观众,在观影结束后,都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勇气和力量吧。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篇2
国人素来对乒乓球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愫,几十年来,无论国际上如何修改比赛规则,无论如何修改乒乓球的直径,中国乒乓球队总能制霸地球,用现在网络的流行用语:“我一出手就是这个分段的极限,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做对手。”今年春节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正是这样一部不折不扣的爽 片!
新春来临,由邓超、俞白眉指导,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孙浠伦领衔主演《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则是一部能令所有中国人观看后感到热血升腾的作品。电影讲述中国乒乓球队在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重回巅峰的故事,全片热血励志与真实历史俱全,整体拍得流畅细致,让人看得是绷紧神经,着实过瘾。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开篇从90年代初讲起,中国乒乓男团被瑞典队0:5击败,开始换帅尝试卧薪尝胆,并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重夺斯韦思林杯,重返世界体育舞台的巅峰。影片前半部分的铺垫,让后半部分的`“绝地反击”有了情感支撑,使得观众能更加沉浸在最终的胜利喜悦之中。下文可能有较多剧情相关的内容,特在此剧透预警一下。
电影中,邓超扮演的戴敏佳一心想回国效力,并率领队伍重回巅峰。只见他穿着得体的西服,梳着标志性的大背头,戴着金表和金链子,立下了两年夺冠的军令状,却反而要面对各种内忧外患,邓超表演还是依旧很稳!如此一来,最终电影故事的转折、老弱病残的逆袭,才更令观众感到热血沸腾。故事的转折从队员们逃出宿舍被抓回来、开除了某位核心球员起,就凭着人物命运和如何逆袭夺冠,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而主教练在缺乏资金和装备的情况下,带着队员去吃饭拉赞助,虽然受到领导的批评,却拥有了视频训练设备,从此让整个球队有了转机。
韩国大赛是这支队伍的首次大考,主教练选择避开了瑞典队,跟韩国、法国进行热身赛,让自己的队伍有了信心。而比赛中,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孙浠伦几位青年演员各种专业抽球、拉球的动作都明显受过训练,镜头将人物和乒乓球的特写结合起来,电影配乐将剧情烘托极为到位,简直是如虎添翼。
只见许魏洲全程涂黑了脸,从莽撞地被开除,到冒雨回来道歉,再到负伤坚持比赛,就为赢一口气,演得很有真切感;丁冠森则有一股子机灵劲,能猜出教练派谁去欧洲留学。孙俪饰演戴指导的妻子,她带着孩子生活在小房子里,受尽了委屈,面对老公被领导质疑,她一通抱怨和倾诉,这场重头戏她表演得很委屈和痛心,“甄嬛娘娘”演技还是一直在线的。
当一直没开口讲话的儿子,隔着电话线,跟爸爸说的第一句话是“飒”,老戴哽咽了,观众也感动了。最后决赛时,孙俪带着孩子躲在看台后面,问着比分,却不敢看比赛,既凸显了球队的艰难与不易,也把气氛烘托到了最紧张的时刻。当时,瓦尔德内尔是世界排名第一,这位14岁来中国训练的瑞典名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每次信誓旦旦、气场强大地出来,并说出“乒乓球如果有一百分,我只懂得四分”,还透露中国队要崛起的信息,都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由于中国队前期面对瑞典的失利,双方球员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却因队员临阵受伤惜败给对手,让人在遗憾中觉得无奈。随后,中国乒乓球器材也面临匮乏,如何把胶水和球拍重新配置好,片中也真实地还原了这一过程,让观众感到欣慰。
当然,有挫折艰辛,就会有绝地反击,这在后面高潮决赛中,中国乒乓球队2:2战平了瑞典队,青年演员段博文则在乒乓球台挥洒着汗水,去死拼对方名将佩尔森,周围观众一起人声鼎沸地呐喊助威。每一个关键球都用慢动作特写来还原,伴随着壮观的观众助威,场面超燃超热血,非常振奋人心!
中国乒乓球队用热血和汗水,最终赢得金牌和奖杯,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和勇敢拼搏,激励着一代代国人。结尾最后一句台词,留给了1995年决赛并没有上场的小将,留给了那个脑子很好用的小刘,他接记者提问说:“一切才刚刚开始。”这种野心勃勃的电影结局,真是大快人心!
本片无论是人物表演,还是摄影、剪辑、配音,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导演把这段从失败到崛起的历史尽可能拍得一波三折,让人物有了更为立体的呈现。毕竟戴指导在技术和战术上的改造,全片完整了解到中国乒乓球队重回巅峰的艰辛,看到了精彩与精致。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疫情三年以来,最最最振奋人心的国产电影,也是今年春节档真正的国民电影,强烈建议全家一起在影院感受这欢欣与鼓舞。
推荐访问:绝地 心得体会 中国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800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500字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1000字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心得体会600字 中国乒乓绝地反击心得体会500字 乒乓之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