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正文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范文推荐)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2-08-01 14: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范文推荐)

 

  牵手关爱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由于两城镇地处山区、湖区,农村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二是缺乏行为管教。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缺乏亲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陌生,甚至不信任。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郑宏星同志立足实际,突出两城特色,以关爱青少年成长为核心,发挥青年志愿者优势,扎实开展牵手关爱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求真务实,提高政治修养。一是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坚持单位每周二组织的机关干部学习;二是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积极向实

 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做到边学边思边实践。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能力。

  二、开展主题活动,为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建立了留守儿童数据库和志愿者数据库,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组织我镇 40 名志愿者“一对一”结对帮扶 40 名留守儿童。主要开展亲情陪伴和心理疏导活动、学业辅导活动、心愿达成活动、感受城市活动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切实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暑假期间,组织志愿者深入牵手的留守儿童家中,收集微心愿,并向其发放“牵手关爱行动”结对联系卡。9 月下旬,组织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每人实现了 1 个心愿,真正把温暖送到了孩子们的心里。9 月底,研究制定了《两城镇“牵手关爱行动”感受城市活动方案》。10 月 16 日、10 月 23 日,组织 40 名留守儿童和结对的志愿者到济宁市科技馆、济宁市菊花展现场参观,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放飞梦想,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0 月 22 日,团市委副书记到我镇调研“牵手关爱行动”开展情况,对我镇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11 月 9 日,为 20 名留守儿童发放了爱心羽绒服,让生活困难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暖冬”。春节前期,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家长

 培训班,发放资料 1500 余份,培训家长 700 余人,家教知识知晓率达 70%以上。

  三、加强阵地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在南薄前村和张庄村建设了两处市级留守儿童活动站,配备电视、电脑、电子琴以及课外书籍和各种文化体育用品,并组织志愿者及老师每周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使留守儿童活动站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寄托情感、学习娱乐、健康成长的新乐园,志愿者、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和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村官所在村黄山二村建设了农家书屋,为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娱乐平台,由大学生村官免费作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在鲁北小学建设了一处“蒲公英小屋”,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切实把关爱送到孩子心中。

  四、发挥志愿者作用,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联合老龄委、民政、工会、团委、教委、郝隆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志愿者报告团,组织开展法制教育、自护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郑宏星同志热爱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工作中,他勤于思考,求真务实,以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满腔热情,扎实推进了两城镇牵手关爱工作的良好局面。

推荐访问: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 志愿者 事迹材料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