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正文

2023年机械基础教案优秀6篇【完整版】

小新秘书网 发表于2023-06-28 16: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轮轴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根据自已的原认知对问题大胆提出猜想2.会利用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探究轮轴的秘密。3.认识轮轴的结构,知道利用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基础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6篇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篇1

轮轴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根据自已的原认知对问题大胆提出猜想

2.会利用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探究轮轴的秘密。

3.认识轮轴的结构,知道利用轮带动轴转动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

5.并能识别生活中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折它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6.感受到利用科学技术制作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愿意合作交流,能积极参与有关轮轴话题的讨论。

器材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生活中应用轮轴工作的物品(实物、图片、课件)、演示用轮轴实验套材。易拉罐瓶、吸管、线绳做成的轱辘。

分组实验材料:硬纸板、剪刀、圆规(或者具有不同大小的圆面的物体)、钩码、铁架、线绳。

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提示:

1.注意本课中有两次猜想与假设(轮轴有什么作用,轮再大一点会更省力吗)

2.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制作活动:制作一个纸板轮轴、制作一个轱辘。其中纸制轮轴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与线有较大摩擦,另在打孔过程中学生也会有困难,建议有条件的学校使用实验工具箱提供的工具,把这个活动作为兴犹未尽的孩子们的课后制作。易拉罐轱辘教师可以制作演示,有可能也可以为没个小组制作一个,让学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轮轴的概念:

出示水龙头:当取下自来水开关上的“圆盘”时,我们还能轻松的拧动开关吗?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你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吗?(板书学生的猜想:省力?)

二、探究轮轴的秘密。

1.让学生简单设计轮轴机械是否省力的实验:

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观察看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不一定是两边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但两边的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应该是静止不动的。因此轮轴本身的摩擦力不能太大。)

2.分组领取轮轴等实验材料(各组轴相同,轮有大小不同的两种)。[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学校:下面我们制作一个轮轴,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发放其他实验材料。]

实验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个数

轴上的钩码个数

我们的发现:

3.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教师以小黑板板书记录数据)

a.共识: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轮转费力

b.新发现: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4.轮的大小与轮轴作用的影响

把各组轮轴收起来,分两类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轮和轴。发现: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设想:如果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省更多的力?(轴缩小)

三、轮轴的应用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出示图片: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等,它们是轮轴吗?它们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轮,那一部分相当于轴?

2.最早的轮轴——轱辘。

a.介绍轱辘的历史(参考课本第28页资料)

b.演示轱辘提重物。(好玩吗?有兴趣下课也做一个?)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篇2

(一)教学内容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常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4、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

5、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按给定从动件规律设计凸轮轮廓(图解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2、熟悉内容: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3、了解内容:按给定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解析法)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篇3

滑轮兄弟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进行研究。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试着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图片和视频资料(起重机上的滑轮)、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建议

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需要考虑到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两边的钩码不能挂得太多),否则实验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升旗仪式。

2.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有轮子)

3.教师出示轮子,并介绍: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滑轮。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旗杆顶部的轮子

1.让我们模拟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模拟升旗你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便签纸),试一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要求小组内每位学生拉一次,体会定滑轮的作用。

3.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4.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能不能不省力呢?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怎样来研究?

(1)学生讨论。

(2)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套在定滑轮的槽内。

(3)在绳的一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作重物。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够平衡。

5.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讨论:以上实验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7.现在请你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并不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像这样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猜测:动滑轮的作用与定滑轮的作用是否相同?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

3.研究动滑轮的作用时,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我们准备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研究?

4.根据小组的讨论,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

5.预测的学生研究过程

(1)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量。

(2)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3)将绳的右端挂在测力计上,通过测力计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6.交流研究的发现:用了多少力?与不用动滑轮、直接把重物提起时用的力相比,是省力还是费力?

7.讨论:现在你知道动滑轮有什么作用了吗?

8.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四、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说滑轮也是一种杠杆,你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2.试一试,画出示意图,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3.根据学生交流研究结果,教师总结: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却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五、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谁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讨论:在一间房里,电灯的开关是拉线开关,在一进门的南墙处,床在北墙处。如果想在床上控制电灯的开关,又不使房子的布置很乱,可以怎么办?需要安装几个定滑轮?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篇4

(一)教学内容

1、滑动轴承概述

2、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3、滑动轴承的`润滑

4、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5、液体润滑轴承简介

6、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及特点

7、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

8、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9、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0、滚动轴承的维护和使用

*11、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比较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滑动轴承常用的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限制平均压强的计算,限制轴承PV值计算;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基本代号及含义: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原则;滚动轴承的寿命、当量动载荷及当量静载荷计算;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轴承组合的支承固定方式、组合调整与预紧;轴承的配合与装拆;滚动轴承主要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

2、熟悉内容:滑动轴承的种类及摩擦状态;滑动轴承的特点;整体式结构及其特点、剖分式结构及特点;轴瓦结构、材料;滚动轴承的构造和主要优缺点;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寿命、额定动载荷概念及润滑和密封。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篇5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设计计算

4、轴毂联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轴的构造、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近扭转变形计算轴的强度,轴的弯曲组合强度计算;

2、熟悉内容:轴的分类,刚度计算、临界转速;键连接类型、选择和平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篇6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的定位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是工程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以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对后续的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分析与故障诊断,解决生产实践问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在先修和后续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工程机械都包含有液压传动知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工程机械装配、调试、维修和售后服务。根据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我们把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从事工程机械使用保养、检测、维护维修、运行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基于该课程的定位,课程设计的思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根据行业和岗位特点,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学生的总体特点,确定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将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融入工作过程中,整个课程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每个学习情境包含不同的工作任务。希望同学们完成各个工作任务后对液压知识从认识了解到熟悉熟练。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难度在逐步增加,但希望教师的讲授程度逐步降低,从最初的讲授者、引导者直到学习的陪伴者;学生的学习自主度逐步升高,从最初的凝听者、参与者直到学习的主导者。

教学模式的确定遵照任务驱动、实践主导、能力拓展、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以典型任务为目标配以行动导向为指引;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实现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够用为度;技能目标:从模仿到熟练;情感目标: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以“必须”“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岗位要求构建若干学习情境,及各个实用典型任务。

每个工作任务包含任务目的,主要知识点及工作任务书三部分内容。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各任务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书。教学全部在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用四周半的时间实行整体连续性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对学情的分析,15个典型工作任务基本采用的是六步教学法,这是参照了德国行动导向六步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分为设疑定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创新,自主展示,反馈评价六步。以第一个工作任务液压千斤顶为例:

第一步,设疑定标:教师布置信息收集任务,让学生明白任务目标;学生收集传动的例子。

第二步,自主探究: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产实例引入,通过播放视频,从生活中常见的液压设备出发,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联想,为什么液压千斤顶是大力士?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研究千斤顶。

第三步,合作交流:教师设置千斤顶游戏,给出引导问题,引导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如何观察、体验、思考。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游戏,根据老师设定的引导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第四步,引导创新:教师根据重难点给出探讨问题,小组探讨。巡视各组的探讨情况,及时给出不同的意见和指导。学生按小组讨论探讨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突破重难点。

第五步,自主展示:教师听各个小组的成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展示小组探讨结果。

第六步,反馈评价:教师小结并点评各小组在合作、探讨、展示中的表现。学生对本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组互评、自评。完成工作任务书。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利用游戏法、兴趣法、反馈法、设问法等让学生分组探讨、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最终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素养。利用透明教具、解剖教具、多媒体、动画视屏、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多样,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所增加,整体反应良好。

五、考核与评价

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考核与评价分四个部分。考勤与文明安全生产占20%;小组内表现(包括代表小组总结陈述,小组内讨论的积极性,任务执行的结果)占20%;操作表现占20%;期末考核占40%。其中期末考核包括操作,笔试,口试三部分。

该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以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拓展及多元化考核。

总之,教学设计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地总结分析并加以改进,让我们的教学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荐访问:教案 优秀 基础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机械基础教案优秀范文 机械基础备课教案 机械基础公开课教案 机械基础教学课件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优质课视频 机械基础课教学参考书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